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龍圖騰下的超級運河"

2014年1月1日

尼加拉瓜計劃2014年啟建"大運河"。《法蘭克福匯報》作者認為,這可能是一場生態災難。《南德意志報》作者發現,在中國最熱門的美術院校,學生們不想引人關注,拒絕實驗。

https://p.dw.com/p/1Ak0y
Nicaragua Rio San Juan
圖片來源: Yuir Cortez/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的報導題為"龍圖騰下的超級運河"。尼加拉瓜運河,這一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新的連接背後,是來自遠東的財團,--抑或是北京?

"很快,夢想--或者,換一種角度,噩夢,恐怕終於要成真。尼加拉瓜,中美洲一貧如洗的湖泊與火山之國,將發生巨變。中國人--如今還會有誰有這樣大的構想--計劃建造穿越尼加拉瓜的巨大運河,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歷史性的400億美元超級工程可能於2014年6月動工。

"2013年6月,尼加拉瓜議會批准一項有深遠影響的法律,授予'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公司'(HKND)50年(可再延長50年)的運河工程建築與營運權。HKND及其所有者、投資人王靖擁有49%的股份,尼加拉瓜51%。"

作者寫道:

"當我聽說,中國人想修建這條運河時,我的頭腦中敲響警鐘。我不僅研究尼加拉瓜漁業近30年,也曾在非洲度過幾乎同樣長的時間,並震驚地看到,中國在那裡的擴張與行為方式。不祥之兆是,修建運河的法律規定,運河的建造和營運商無須承擔後果,這也包括建造和營運期間發生的環境災難

"HKND和尼加拉瓜有宏偉的計劃。不但要修運河,還要修一條鐵路線和一條輸油管,遠洋港口,自貿區和一座國際機場。尼加拉瓜希望建築與營運帶來許多就業崗位,運河收費帶來收入。...但是,是否有足夠的貨船讓巴拿馬運河與尼加拉瓜運河都有足夠的生意呢?《紐約時報》援引哈佛商學院巴拿馬運河專家茅爾(Noel Mauer)的話:'我想簡單地說:這真是一筆糟糕的投資。'

"HKND的背後究竟是誰,還不明確。有猜測認為,不只是王靖。不久前,王靖購得尼加拉瓜手機營運權,但仍未能構建起網路。尼加拉瓜已有流言,問這樣一個人怎麼有能力修運河。有傳言稱,王靖和HKND的背後是中國政府,果真如此,項目的籌資和實施會更可信、更可能。或許這背後不單是一家財團和尼加拉瓜統治階層的經濟利益,而是中國地緣政治的一步棋?比如,為委內瑞拉石油出口中國提供更短、更安全的途徑?"

Nicaragua Kanal See
尼加拉瓜美麗的湖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作者接著寫道:

"由HKND委託的一家公司將在2014年5月前的數月時間內,提交一份報告,一個月後工程就將啟動。通常,這樣的研究如果是嚴肅的,需要數年時間,考慮多種經濟與生態選項。但是,建造方自身委託進行的可行性調查,其結果可想而知。

"我曾問過的多數窮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樂觀和期待。持質疑態度的是尼加拉瓜湖上的漁民。他們明白,如果超級巨輪駛過他們水並不深的湖,魚類也就是他們生存的基礎將面臨危險。受教育的中產階層也有質疑,他們認為,受益的是尼加拉瓜的政客和商人,他們的家族財富可以幾代無憂。"

Biennale 2013 Venedig Ai Weiwei
艾未未作品在威尼斯雙年展圖片來源: REUTERS

《南德意志報》作者在中國最熱門的美術院校--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參觀了一場畢業生畫展。

"中國目前最成功的藝術家是曾梵志。他的畫作'最後的晚餐'10月在蘇富比拍賣出近1700萬歐元的價格。這是亞洲畫家迄今以來最昂貴的作品。曾梵志代表的畫風稱之為'玩世現實主義'。

"最知名的中國藝術家,至少在西方,是艾未未。因為批評共產黨,他不被允許離開中國。艾未未的一生可以稱之為'反抗現實主義'。

"國美的學生以誰為典範?曾梵志,這位玩世不恭者,還是艾未未,這位不同政見者?都不是。新一代人最關心的是:別太顯眼。"

一位學生沒聽說過艾未未的作品。國美的課程表上沒有艾未未的名字,儘管他的父親,一位有名的詩人和畫家,曾在這裡學習。

"另一位女學生終於稱讚艾未未是'勇敢、有意思'的藝術家。但艾未未並不是她職業生涯的典範。'我想完成繪畫學業,或許開一個小畫室。但不要實驗。'

"毛澤東上台後,中國藝術界經歷過三次實驗。1979年間,十多位畫家,其中也包括艾未未,邁向中國美術館,將作品懸掛在鐵欄桿上。他們自稱星星畫會。他們的作品不能在美術館展出,因為不符合社會現實主義的條件。...一年後,星星畫會獲准辦展覽。其成功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從此被禁。直到1989年2月。先鋒藝術家再次獲准開展,半天。一位女藝術家拿出手槍,對自己的畫開了一槍。展覽被關閉。這一藝術作品的名字叫'對話'。"

編譯:苗子

責編:石濤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