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中關係亦敵亦友

2013年11月29日

美國副總統拜登的訪華行程原是為了推動美中經貿合作,但在中國突然宣佈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後,拜登此行不得不處理圍繞島嶼主權糾紛的種種問題。

https://p.dw.com/p/1AQfs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自周日(12月1日)起,將對日本、中國和韓國進行為期一周的訪問。此次的例行訪華行程因為近期中日無人島嶼(日本稱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主權糾紛波瀾再起而蒙上陰影。中國日前突然宣佈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範圍包括該爭議島嶼空域。

作為回應,美國周一(11月25日)派遣兩架B-52轟炸機在該區域往返飛行。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克羅森(Tom Crosson)表示,此次飛行是"早已預先規劃的訓練項目的一部分"。但顯然,此舉也是美國表明利益並"挑戰"中國的一次行動。

測試國際水溫

在中國媒體呼籲即刻採取因應對策時,中國周四派出戰鬥機至該空域。在你來我往的事態發展之下,一場該區域近20年間最嚴重的糾紛似乎正在醞釀成型。

US Vizepräsident Joe Biden in Brasilien
美國副總統拜登周日將展開為期一周的亞洲訪問行程圖片來源: Reuters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中國項目協調員何天樂(Thomas König)表示:"我們不應低估事態的嚴重性。中國首次在該地區與美國摩擦碰撞。他們前所未有的正在測試水溫。"

何天樂認為,北京的舉措錯估了情勢。"我也很驚訝,因為美國過去經常表示,尖閣諸島是區域性問題。而我個人認為,美國的舉動是正確的,因為該'防空識別區'可以被視為是對美國在該地區利益的一種挑戰。另一方面,美國的回應也可說是不負責任的,因為飛機可能遭到擊落。

深層轉變

何天樂對於中國也採取批評態度:"他們並沒有清楚表明設置防空識別區的用意。我認為事情招來了反效果。這個做法相當不成熟,因為它太過激烈。"

在中國發展更加自信強勢之際,他認為此類的事件是深層轉變的初步跡象。"或許現在是時候探討截至目前的權力結構。或許在該地區的利益相關國正思考:'現存結構迄今為止都順利運作,但是未來20年我們都要依此行事嗎?'我希望此類事件不會頻繁發生,但我認為事情仍會如此發展。"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國問題專家羅德‧懷(Rod Wye)也抱持相同看法。"中國會說,這是很理所當然的事,許多該地區的其他國家都已經宣佈劃定防空識別區。"

B-52 Bomber USA
美國日前派遣兩架B52轟炸機進入「東海防空識別區」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朋友還是敵人?

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因為《美日安保條約》而變得更為複雜。換句話說,若中國和日本之間發生緊張情勢,美國無可避免必須淌入這灘渾水中,這使美中之間的猜忌越來越深。羅德‧懷表示:"中方不斷懷疑美國正圍困中國,而美國則懷疑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最終目的。"

與此同時,美中又希望能維持良好經濟關係,如此使得兩國關係如同患上"精神分裂"。不可忽略的是,中國計劃在2014年和美國海軍及區域盟國在太平洋舉行大型軍事演習。

羅德‧懷指出:"在這樣的雙邊關係中,兩國都未完全理清自己的立場。一方面為了經濟和軍事利益不得不出面干預某些狀況,另一方面兩國又必須長久維系雙邊關係。目前這樣的關係非常複雜且不穩定。"

但另一方面,各方也無需為此大驚小怪。羅德‧懷表示:"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在更重大的議題上表現出強硬態度。相較於過去,中國更加積極介入國際事務,因為它必須依賴中東的石油和其他的因素,但並不表示中國會如同此刻在鄰近地區一樣,做出咄咄逼人的舉動。"

作者:Benjamin Knight 編譯:張筠青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