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民工子弟-城市義務教育中的"二等公民"

2012年7月3日

在北京,很多公立學校拒絕接收民工子女就學或者向家長索取高額的贊助費。無奈之餘家長只能將子女送入條件簡陋的民工子弟小學讀書,而這些小學也時常面臨著被關門的威脅。本是免費的義務教育對民工子弟來說一下子變成了奢侈品。

https://p.dw.com/p/15QLa
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北京南城一所名叫"七彩"的民工子弟小學裡,三年級的20多個學生在朗讀課文。教室裡的桌椅板凳因為陳舊而變得搖晃不穩。學生們用的教科書也都是捲了邊的舊書。教室的一面牆上寫著四個大字:"好好學習"。這所條件簡陋的民工子弟小學不遠就是一所公立小學。

北京城內總共有大約180所為民工子女開辦的小學校。七彩小學就是其中的一所。這所學校並不具備辦學許可,但是幾年來已經有100多名學生在這裡學習讀書寫字。12歲的王培培(音譯)在介紹自己的時候說:"我來自河南省。我爸爸是開車的,我媽媽是打掃衞生的。我想成為一名醫生,因為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讓生了病的人恢復健康。"

不過小培培是否真的能考上大學實現自己的這份理想,現在還很難說。這所民工子弟小學只教授三門課:數學、語文和英語。因為辦學的資金只來自於學費和一點捐贈,所以學校沒有財力開辦更多的課程。校長王金玉十幾年前創辦了這所民工子弟小學,在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之後,王金玉為今天所取得的這些成就感到自豪。"我們這兒說不準比農村還好點。我們的桌椅板凳比農村小學的好,老師也准時來上課。如果是在農村,農忙的時候老師可能回家種地不來上課。"

China - Kinder Bevölkerung Erziehung Bildung Schule Armut
義務教育不應該成為奢侈品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

在北京民工子弟沒有機會進入公立學校讀書,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北京市戶口,只是作為暫住人員在北京工作生活。

一家為農民工提供幫助的援助組織的工作人員說:"公立學校的要求非常嚴。儘管兩年來官方禁止這種做法,但是還是有很多公立學校提高贊助費的標準。如果民工父母付不起這筆費用,就無法把子女送入公立學校讀書。"

Insgesamt ist das chinesische Schulsystem sehr stark auf Leistung ausgerichtet. "Lasst die Noten sprechen"- so lautet die Slogans auf dem Werbungsplakat. Aufgenommen von Xiao Xu am 13.01.2010.
圖片來源: Xiao Xu

民工子弟學校也不斷面臨關門的威脅。七彩小學已經搬了4次家。校長王金玉說:"每次都是因為佔地把我們轟走了。政府把這塊地賣給開發商,我們對他們來說什麼也不算。實在很艱難,每一次搬家都像死一次。"

援助組織的工作人員批評政府只顧經濟增長不顧及民工子弟的教育,不支持辦學卻空談九年義務制教育。"義務教育應該是政府財政買單,應該保障這些民工子女獲得良好的基礎教育。關閉民工子弟小學不是正確的做法。"

七彩小學響起了課間休息的鈴聲。這所小學恐怕又將面臨被拆的命運。學校周圍的建築都被拆除了,大家並不清楚這裡將建起什麼,但是有一點是清楚的,民工子弟在這裡將不再擁有一張平靜的課桌。

作者:ARD 編譯:洪沙

責編:達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