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人類是否可以在火星生活

2012年8月11日

科幻片中許多早已實現的事情,在現實中仍然是科學家們的夢想。但是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負責人韋爾納說,總有一天人類會登上火星。

https://p.dw.com/p/15ntn
An image taken by NASA's Curiosity rover, which landed on Mars the evening of August 5, 2012 in the Gale Crater, showing Mount Sharp (R) in the distance, is projected on and shot from a video screen during a news conference at NASA'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in Pasadena, California August 6, 2012. REUTERS/Courtesy NASA/Handout (UNITED STATES - Tags: SCIENCE TECHNOLOGY) THIS IMAGE HAS BEEN SUPPLIED BY A THIRD PARTY. IT IS DISTRIBUTED, EXACTLY AS RECEIVED BY REUTERS, AS A SERVICE TO CLIENTS. FOR EDITORIAL USE ONLY. NOT FOR SALE FOR MARKETING OR ADVERTISING CAMPAIGNS
火星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周初(8月6日),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經歷了8個月的旅行之後成功降落火星。 900公斤重的探測車著陸的一刻令所有參與該項目的科學家們幾乎摒住呼吸緊張關注,最後終於發出歡呼聲。與此同時,探測車甚至已經從火星傳回了首張彩色照片。此次火星探測車的成功著陸和火星探測,將為首次載人火星探測鋪平道路。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的研究人員也參加了這一科研項目。德國之聲記者就此對德國航空航天中心負責人約翰 - 迪特裡希‧韋爾納(Johann-Dietrich Wörner)進行了採訪。

德國之聲:韋爾納先生,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在火星上建造第一棟房子,並移居到火星上呢?

韋爾納:目前,還沒有真正探討移民火星的問題。因此,對這個問題我還無法做出滿意的回答。因為火星不具備人類生活的條件。在火星上我們只能終身穿太空服,並且長期依賴地球的供給。

DLR Vorstand Johann-Dietrich Wörner vor einem Modell der internationalen Raumstation ISS. Foto: DW/Matthias von Hein,Aufnahmedatum 6. 4. 2011, Aufnahmeort: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DLR in Köln.
德國航天航空中心負責人韋爾納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那為什麼還一再投入這麼多的錢去研究探測火星呢?

韋爾納: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為我們地球上的人獲得具體的實際成果。例如獲得用於氣候研究和天氣預報,以及導航和通訊系統的資料等。另一個目的是推動科學領域的研究,例如對地球的形成,我們的太陽能系統以及整個宇宙的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德國之聲:自1960年以來,已經進行了多次火星探測,目前的研究重點在哪裡呢?

韋爾納:對火星確實已進行了多次探測,而且目前執行探測任務的也不僅僅是"好奇號"。火星快車仍然在環繞火星飛行,並且用一個德國製造的具有高解析度的立體攝影機對火星表層進行探測。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關於火星的訊息。也對它的表層有了更多的瞭解,我們已經發現冰沉積物,但我們還不知道的是:火星上是否有我們所知道的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這是一個令人急切想知道的問題,"好奇"號就是來尋找這個答案。

Rover On Earth *** Local Caption *** (News-Item): These are the first images transmitted to NASA laboratory in Pasadena, California of the soil of Mars as photographed by the several cameras of Rover, the first scientific vehicle landing on the planet's soil. NASA's rover Curiosity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a highly challenging landing on Mars early Monday, transmitting images back to Earth after traveling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miles through space to explore the red planet. "This is a stunning achievement. The engineering went flawlessly," said Scott Hubbard, who was the first Mars program director at NASA headquarters and is now a consulting professo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10 science instruments aboard Curiosity are in "perfect health," and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are under way, NASA said today. Some rover team specialists are analyzing the data from the landing, while others are preparing Curiosity for exploring Gale Crater, where it landed, NASA said. On its first full days on Mars, the rover is tasked with raising its high-gain antenna, enabling it to communicate directly with Earth at higher data rates. The primary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s through the orbiters, because that is more energy-efficient. Photo via Newscom picture alliance
「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但50年多年來,我們一再向火星發送探測器和機器人,有哪些成就促使人們繼續進行航空航天的研究?

韋爾納:過去幾十年中送入火星的這些探測器,每一個都有各自特殊的任務。這首先是為了發展技術,完成進入火星的首次飛行和軟著陸。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第二,是使用帶有不同探頭的相應的感測器,更詳細的探測火星表面。先是通過所拍攝的照片更清晰的看到了火星的表層。

但現在"好奇"號探測車將首次測量火星表層的輻射強度。這對瞭解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問題非常重要。因為輻射和生命體的存在息息相關,而兩者也可能互相妨礙。例如,輻射可以使細胞發生突變。 為了進行這方面的探測,"好奇"號此次攜帶了新的感測器,而且,德國再次參加了輻射探測器的研究工作。

德國之聲:在未來的火星研究領域,德國將如何發展?

韋爾納:德國航空航天局已經為所有的火星探測任務做出重大貢獻。今後,我們將嘗試利用我們的科學知識和經濟實力,繼續促進科研領域的發展。同時,我們將把我們在航空航天領域所獲得的知識,用來開發適用於地球的新產品。一個實際的例子是無線螺絲刀,它是登月帶來的直接副產品。

德國之聲: 現在正在規劃今後的火星探測任務。人們對未來的航天任務抱有哪些幻想?

韋爾納:科學的本來目的是多多地瞭解。例如火星是怎麼構成的,火星地下深處還掩埋著什麼。如果我們懷疑火星上有某種形式的生命,那麼只有進行深入研究才能證明。所以,此次為"好奇號"選擇的著陸地點是一個隕石坑。

這當然也涉及這樣一個特定的問題:我們是否是宇宙僅有的生命,地球在浩瀚的宇宙是否是獨一無二的。根據概率,我們並非宇宙唯一的生命。如果距離地球最近的火星有生命形式的話,那麼這將對未來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德國之聲:你估計何時我們能夠載人進入火星?

韋爾納: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將人送到火星。我們的好奇心顯然是我們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人類將嘗試登上火星。對此有各種不同的估計。大多數人估計我們將在2030年至2040年實現踏上火星的計劃。在這之前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目前我們還沒有能夠將人安全送入火星並重返地球的技術。

約翰 - 迪特裡希‧韋爾納教授(Johann-Dietrich Wörner)自2007年3月1日起擔任德國航空航天中心負責人。

作者:Nicole Scherschun 編譯:李京慧

責編:張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