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平静的声音和残酷的现实”

2012年2月27日

中国作家廖亦武作品《我的敌人,我的老师》获得2011年度德国广播剧大奖。颁奖仪式于2月25日在法兰克福举行。

https://p.dw.com/p/14AtZ
中国作家廖亦武获得2011年德国广播剧大奖图像来源: Lu Yi

由中国作家廖亦武在他获得第五届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奖时发表的答谢辞为基础而改编的德语广播剧《我的敌人,我的老师》(德语Vier Lehrmeister)周六在法兰克福荣获得德国2011年度广播剧奖。

在这部广播剧中,廖亦武通过讲述自己经历大饥荒,文革,六四运动以及最后身陷囹圄的故事勾画了一幅中国社会底层的黑暗画卷。在痛定思痛之后,他选择了以苦难为师,以文字为武器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广播剧的每一部分,先以廖亦武的中文独白和歌唱为开场,然后在德语部分由社会底层角色如给尸体化妆入殓的殡葬师或者妓女讲述他们的故事。

chi 2702 liao yiwu - MP3-Mono

颁奖仪式于周六晚间(2月25日)在法兰克福文学之家(Literaturhaus Frankfurt)举行。颁奖大厅内座无虚席,《我的敌人,我的老师》的德文译者之一郝慕天(Martine Hasse)首先向前来观礼的来宾介绍了该作品的创作过程。廖亦武的这部作品把四个极具代表性的故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所谓的四个老师分别是:饥饿、"黑人黑户"、居无定所和监狱。该广播剧由安德里亚·盖托(Andrea Getto)执导,并于2011年8月在北德意志广播电台首播。评委会称赞廖亦武是中国"边缘生活和艰难生存抗争的记录者"。

评委会在颁奖典礼上如此评价该作品:"廖亦武先生在他的首部被译为德语的文学作品《中国底层访谈录》中就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中国底层社会的缩影,在他的访谈中他把视角聚焦在中国社会的边缘人物、社会弃儿和不受主流社会欢迎的人身上,从而开辟了一个观察中国,这个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速度同政治民主、社会正义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的全新的,细致入微的角度。在广播剧《我的敌人,我的老师》中廖亦武先生更上一层楼,他没有选择前书中的任何章节,而是将极具典型意义的故事同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因为作者本身也属于不受欢迎的那类人。他讲诉故事的口吻虽然仿佛波澜不惊,但是却能让听众心潮起伏,通过四个不同的故事,他介绍了他人生中的四个'老师':饥饿、"黑人黑户"、居无定所和监狱。正是通过观察这些事实上位于中国现代社会中心的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因此廖亦武的访谈录中当事人的讲述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是高度概括性的。廖亦武的讲述没有怒火中烧,也没有哗众取宠。恰恰是这种波澜不惊的编剧手法展现了中国社会异化的深渊。"

随后听众欣赏了全剧,廖亦武的声音把他们带到了遥远的中国,平静的声音和残酷的现实让在场的听众无不为之动容。一位听众在听完全剧后对记者说:"它的内容以及简洁的制作风格深深的打动了我,这些是我们无法从西方作品对中国的描述中可以得到的。结合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使得这个观察中国的角度尤其震撼,作者的原声也让这个广播剧更加特别,中文特有的韵味和节奏感得以体现,这和我们在电视和广播中听到的配音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这样的组合非常棒。"

廖亦武在颁奖典礼后向记者透露,在他的下一本新书离他将讲述他如何离开中国的经历。有望在明年和读者见面。

记者:见山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