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做银行压力测试? | 评论分析 | DW | 29.10.2014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评论分析

在中国做银行压力测试?

众多欧洲银行新近接受了欧洲央行主持的压力测试。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测试的结果对中国也会有影响。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周末,当对欧洲130家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公布时,北京十分留意。大多数银行考试合格,但有13家银行“留了级”。所有未过关银行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测试的总结果可以让人放心,而且,本来或许也预定了这样的结果。由此而言,人们不能不质疑,欧洲央行是否愿意看到一个切实符合实际状况的评估。

在中国,这样的政治考量扮演着更大的角色。不过,对本国金融状况作符合实际的评估,对中国会有好处。而且,它对世界也有意义。逾4000家中国银行的总资产超过16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6万亿美元),与欧洲央行压力测试的所有银行的总资产(22万亿欧元)旗鼓相当。因此,不只是西方银行能透过金融体系发出震动全球的冲击波。中国的银行单单因其能同西方银行相匹敌的资本量就也扮演着不可小觑的角色。当然,两者间有一个巨大区别,那就是,在西方,人们力图避免出现这样一种局面:私营银行不计风险投资,顺利时,盈利尽得;受挫时,自有国家相帮,即:盈利私有化,损失国家化。

Global Media Forum GMF Foto Frank Sieren

不会有意外

在中国,情况恰正相反。国家同时是监事、银行家和借贷者。因此,国家一开始就制定了使像西方那样的危机根本不会出现的特定的游戏规则。这本来并不坏。但是,如果检查人和被检查人同属共产党,危险便自然出现,即:恰恰在需要留意的地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管如此,至少就目前而言,在中国做压力测试,至少不会在国有银行那里得到意外结果。它们的大部分借贷的对象只是国有企业,而即使资金泡了汤,那也是用在了社会稳定上。此时,政府自会出手相助。而政府又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几星期前,北京刚给银行注资增加偿付能力,并由此表明,它极其注重保持银行的稳定。不过,即使这样,进行以欧洲为榜样的压力测试,自有其吸引人的地方。即便中国的债务完全可能远未高到足以撼动国家财政稳定的地步,在银行的帐目上,是否有、有多少呆账,依然是风险之一,不仅中国国内的投资人,而且西方也会关注这一风险。地方财政虽债台高筑,但它们拥有以国家企业为形式的资产,而国企并非都亏损。尤其是,它们拥有宝贵的地产。

金融缓冲器

然而,李克强总理意欲让金融系统私营化,因此,应该从一开始就从西方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首先是中小规模的银行以及增长日益迅速的网上借贷银行应在预设的紧急情况下证明,拥有充足的预留资金。去年秋季,北京即已宣布,要不断增强私营银行业,从而允许出现对迄今占统治地位的国有银行的越来越多的竞争。而为能真正形成这样的竞争,人们当然愿意事先就了解清楚,那些迄今几乎不受管理的私营银行有多大的抗风险能力。因此,进行压力测试的另一个理由也便是,不仅将制定统一的游戏规则,而且,个别银行提供的产品总体上也会更加透明。

在景气弱化、活动空间缩小的背景下,压力测试尤其重要。届时出现的危机冲击波将不仅会冲击中国的金融体系,而且也会波及全球。中国实现7.5%的增长率目标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今年8月,中国工业生产走低的情况类似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时。

约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一个巨大的缓冲器,受到西方同事高度评价的央行行长周小川聪明地扩大并利用了这一外汇储备。西方再有多少关于他将被解职的传闻,也不会改变这一情况。周首先关心的是压力测试的方法。在这件事情上,为了自身利益,西方也万不可在提供相关专业知识方面过于小家子气。前提当然是,欧洲央行在压力测试中没有做比北京所能猜想到的更多的手脚。

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是德国之声的专栏作者,20来在中国生活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