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记者:良知还是喉舌?

2012年11月8日

这是一个分裂的群体。他们中有人是“社会良知”,有人是“党的喉舌”;有人以舆论监督为己任,有人不遗余力粉饰繁华;有人誓死保护公众的知情权,也有人职业道德沦丧。

https://p.dw.com/p/16fJ6
图像来源: DW

(德国之声中文网)11月8日是中国记者日。记者享有无冕之王的美誉,然而近年来的"车马费"、"封口费"、"假新闻",让这个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非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有偿新闻在中国传媒市场出现。本着"谁出钱,谁登刊"的原则,有偿新闻不仅伤害了读者、观众的利益,也败坏了媒体自身的信誉。企业向记者行贿并利用媒体为其做宣传,比比皆是。被曝光的仅是极少数,且大多是因为被卷进了商业骗局。部分腐败逐渐演变为业内的潜规则:新闻发布会上的红包是行规;违规是否见光在于是否塞了红包;影响力不同红包大小也不同。中国记者空前的腐败,这早已不是个秘密。

"腐败从哪个点开始,每个地区、每个人的标尺都不同。"德国记者联盟波恩地区的主席科册(Cay Kitzel)表示,一名记者是否会腐败,虽然取决于他个人的道德标准,但物质基础对其同样有巨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没钱吃饱饭,他可能会因为一顿豪华的晚宴腐败。但如果他衣食无忧,一趟豪华邮轮之旅对他算不上诱惑"。

科册提到,根据德国出版业行业条例(Press code of the German Press Council),任何通过提供好处而影响记者思想、抉择自由的行为都是违规的。"比如一名记者应邀去参加一场新闻发布会,包括差旅费在内的所有费用的来源都应该清晰透明。"

对于中国记者赶场收红包的情况,科册早有耳闻。对此他表示可以理解,但无法赞同,"独立性是记者职业赖以存在的基础,作为记者,你除了独立思想、独立创作外,一无所有。"科册表示,不论大环境如何,每个人心中都应当有自己职业道德的金线。

Symbolbild Medien
图像来源: Fotolia

永远保持批判性思考

有着四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德籍印度记者雅达夫(Ramanarayan Yadav) 表示,政治环境对记者的职业道德是一种挑战。曾在前东德国家广播电台工作的他,谈到当年因为进行"红色报道"而遭遇听众信任危机。"我并不不认同我在广播里讲的话,但印度的听众不会这样想,对他们而言,我就是德共的喉舌。"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雅达夫开始在业余时间为印度的报刊、杂志进行专栏报道。直到一天,他在一个活动现场被前东德国家广播电台就地解雇。

雅达夫认为反腐败的良方,在于永远保持批判性思考。"即使生活在民主社会,你仍然要保持批判性思考,要不断提问,发现事件背后的故事。"他强调,记者精神的沦丧,从隐藏事实和片面报道开始。一个自由、高效的体制,有利于记者素质的提高。

2012年的夏天,美剧《新闻编辑室》在新浪视频等网站播出,得到广泛好评,国内一些知名记者也对它称赞不已。然而纵观现状,剧中所宣扬的"新闻理想"--记者作为客观的社会舆论传播者和中立的政治权力监督者--确实仍然是个理想。

作者:万方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