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气候

美国气候特使抵北京 双边关系趋缓?

2023年7月16日

美国气候变化特使克里7月16日抵达北京,他将在今后三天与中国气候变化特使举行会谈。这也是美国高官今年对中国的第三次访问。不久前,国务卿布林肯以及财长耶伦也相继访华,体现出两国正在试图稳定双边关系。

https://p.dw.com/p/4TxtW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图像来源: 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根据官方通报,美中两国的气候特使在北京将重点讨论减少甲烷排放、限制煤炭使用、遏制森林砍伐和帮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

观察人士指出,解振华与克里(John Kerry)在二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建立起了友好的关系,预计他们也会讨论中国产太阳能设备遭遇美国加征关税等棘手议题。

目前,华盛顿正寻求保护美国厂商免受中国低成本竞争对手的侵害,并怀疑中国产品涉嫌强制劳动。而北京方面则否认这些指控。

美国能源部原副部长、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创始研究员桑德罗(David Sandalow)对路透社表示,他不指望这些会谈能取得重大突破,但希望正常的沟通与外交能够恢复。

克里本人7月13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谈到了他的访华目标。他说,美方现在想要实现的目标"实际上是在不做出任何让步的情况下建立某种稳定的关系"。

在野的共和党则指责拜登政府在气候外交方面对北京过于软弱,认为美国在采取代价高昂的措施时,北京仍然在继续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根据中国官方制订的目标,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随后再开始下降。而根据美国环保局的数字,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已经在2007年达到,此后便逐步下降。

中国清洁能源产能冠绝全球,但是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依旧也需要新增煤电项目来填补
中国清洁能源产能冠绝全球,但是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依旧也需要新增煤电项目来填补图像来源: Greg Baker/AFP/Getty Images

气候外交或成美中关系风向标?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中美两国的气候外交历来都能左右全球的气候谈判。2015年,在北京与华盛顿达成共识后,各国也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同意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力争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但是,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紧张,美中气候外交也出现了降温。去年8月,美国国会时任众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后,中国停止了与美国的气候对话机制,一直到11月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才恢复非正式的气候谈判。

此外,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也加剧了局势的紧张。该法案对美国国内的清洁能源提供税收优惠,以对抗中国企业在该行业的全球领导地位。

分析人士还指出,克里有可能也会提到中国应当停止开发新的燃煤发电项目,但是北京不太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任何许诺。中国新增的清洁能源产能超过全球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但是鉴于国内的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中国也在大举投资煤炭。

耶伦呼吁中国也出资帮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
耶伦呼吁中国也出资帮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图像来源: Mark Schiefelbein/REUTERS

不久前,美国财长耶伦访问中国时,曾经公开喊话中国参加由联合国管理的基金,帮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而自认为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则回绝了这一要求。

就在7月16日,正在印度出席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的耶伦再次表示,她"渴望"与中国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合作,包括为较贫穷国家进行债务重组。她说,一星期前对北京的访问帮助美中关系建立了"更加稳固的基础",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有义务"在共同关心的领域进行合作"。

(路透社等)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