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李克强逝世 各界反应如何?

2023年10月27日

中国中央电视台27日报道称,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该消息在中国国内外引起广泛震惊和哀悼。

https://p.dw.com/p/4Y6MN
中国官媒宣布前总理李克强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中国官媒宣布前总理李克强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图像来源: Liu Weibing/Xinhu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纯真而不欠闻达,善良而不失坚强,把生命高举在尘俗之上,又融化于社会之中,这应当是我们这一代的共同追求。"--随着李克强的突然离世,他1982年大学毕业时手书给同学的离别赠言被公开在互联网上,并被广泛转发。

人们纷纷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留言或贴出蜡烛、流泪等表情符号以示哀悼。"难以置信,太难受了,沉痛悼念克强总理"、"李总理,一路走好,您辛苦了[泪]","一路走好,我们敬爱的总理"--在中国新闻周刊微博号相关消息的评论区,短短几小时内就有数十万条对李克强的逝世表示震惊和悲痛的留言。中国中央电视台于10月27日早上8点10分作为第一个中国官方媒体发布李克强去世的消息。之后,中国各大媒体都进行了转载。相关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排行榜第一,#李克强同志逝世#的标签在微博的浏览量短短几小时内就突破10亿。不过,只有少数媒体在微博上发布李克强逝世的消息时开放了评论区。一些网民在微信等社交媒体转发了李克强生前的金句,如"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长江黄河不会倒流"等等。

北京民众如何看待李克强去世?

震惊、哀悼

日本驻华大使馆10月27日03:43在微博上发文对李克强逝世表示哀悼,该帖子写道:"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于2018年5月举行日中韩领导人会议之际正式访问日本等,在日中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惊闻故人逝世,谨此表示由衷的哀悼。"

德国驻华大使馆在微博上发文:"我们对中国前总理李克强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李克强是德国重要的合作伙伴,对德中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22年11月,他在北京会见了德国总理朔尔茨。他对德中关系发展的贡献将被人们铭记。 ​​​"

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微博帖子引述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表示:"我要向前总理李克强的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及中国人民,对他的逝世表达我们的哀悼。"该帖子还写道,在与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的会晤中,布林肯国务卿也对前总理李克强的逝世表示了哀悼。 ​​​

中国欧盟商会发表声明写道:""欧盟商会对前总理李克强的去世深感悲痛,他是外国商界的重要对话者。他是一位务实、有远见的人,高度重视中国的改革和开放。 每次欧盟商会有幸与他会面,他总是密切关注在华经营的欧洲企业关切的问题。"

澳大利亚前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在 X(前推特)发布了一张和李克强的合影并写道:"今天得知李克强在上海英年早逝的消息,我和露西都感到非常悲痛。李克强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长达十年,直到今年年初退休。我们曾多次与他会面,2017年,我们有幸接待了他和夫人程虹教授访问澳大利亚,纪念澳中建交45周年。我一直认为李总理是一位魅力十足、富有建设性的对话者,他不拘泥于官方的谈话要点,以坦诚和深思熟虑的方式讨论当今的重要问题。"

澳大利亚前总理、现任澳大利亚驻美大使陆克文(Kevin Rudd)在X上发文悼念李克强,对他的离世"深感悲痛"。陆克文写道:"多年来,我曾在堪培拉和北京多次见到李总理。他出身贫寒,生于中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的安徽。"

重庆城区被淹 李克强视察遭官媒冷遇

学者评论

许多中国问题专家和学者对李克强其人以及他的逝世可能带来的影响发表评论。

李克强出身共青团,担任三届政治局常委、两届总理,对大陆经济的领导思路有"克强经济学"之称。他2020年曾表示,中国有6亿人的月收入不足1000元,引发了关于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的更广泛讨论。在今年3月总理任期内的最后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克强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长江黄河不会倒流。"李克强的突然离世距他卸任仅七个月。今年3月退休后,李克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公开露面,直到今年8月底现身敦煌莫高窟参观。根据多个自媒体在社交媒体发布的照片,李克强当时微笑着挥手,神情轻松。

斯坦福大学胡佛历史实验室研究中国精英政治的专家唐志学(Joseph Torigian)对《金融时报》表示,中共高层政治人物的去世,对于领导层来说"始终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时刻"。唐志学在X平台(前推特)上发帖说,"对于中国领导层来说,一位高级政治人物的去世可能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时刻。周恩来和胡耀邦等受欢迎的前代表去世后的抗议活动就说明了为什么。中国领导层面临的直接任务将是拿出一份让李的家人满意的讣告(这并不总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当家人对某件事不满意时),适合该政权的政治议程,并且不会激起民众情绪。"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家庄嘉颖(Chong Ja Ian)表示,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安,他不排除大规模哀悼引发一些抗议的可能性。他说:"对李的死因有如此多的猜测,这表明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和不信任,反映出人们对(共产党)最高层的不透明和任意性的不安,正如最近看到的突然且不公布原因就罢免高官的事件。"

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中国分析中心研究员尼尔·托马斯(NEIL THOMAS)认为:"习近平可能会尊重党的传统,并领导公众哀悼李克强,因为他没有理由激怒李的同事和党内支持者。他们日益减弱的政治影响力随着李克强的去世进一步削弱。习近平可能会允许公众对李克强进行一些哀悼,但可能会对利用李克强之死来反对他的领导的企图采取零容忍态度。"

李克强、习近平、李强2023年3月1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
李克强、习近平、李强2023年3月1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图像来源: Mark Schiefelbein/AP/picture alliance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治学家宋文笛表示,"李克强的突然去世确实令人意外,因为他年仅 68 岁。中国高层领导人都有长寿记录--李克强的最后两位在世前任总理朱镕基总理(95 岁)和温家宝总理(81 岁)都比李克强的寿命要长。宋文笛说,李克强被认为是一位更自由的市场的倡议者,并且为穷人发声,最重要的是,"他将被人民铭记"。

关于李克强担任总理期间所扮演的角色,澳大利亚研究机构中国政策中心(China Policy Center)主任倪凌超(Adam Ni)评价说,"在中国急转直下偏离改革开放政策时,李克强是一位无能为力的总理。"

原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现为驻智利的政治评论员陈道银表示,"李克强是一个有想法但没有解决方案的人。作为总理,他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就。这部分是他自己的原因,不能全部归咎于习近平。"陈道银说,"当李克强10年前首次上台时,他有很多想法,例如鼓励创业,但没有关于如何实施这些想法的好的计划。当这些想法未能实现时,他的权力逐渐被夺走,成为过去40年来最弱势的总理。"

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政治学教授杨大利表示,"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领导下,李克强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范围受到限制。习近平毫不掩饰地主导着政治和政策制定,使李克强沦为次要角色。"杨大利说,习近平的光芒明显盖过李克强,使其倡议的行动空间比过去的总理要小。"

李克强担任总理的十年任期内,中国GDP从2012年的53万亿元人民币跃升到2022年的121万亿,年均增长 6.2%。在其第二任任期中,其经济政策大多为习近平路线。在三年疫情期间,李克强曾于2020年间提倡"地摊经济",受到一些地方的支持和执行,但遭到中央批评。

(综合报道)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