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看文学还是看政治?

2012年10月12日

2009年,德国“岛屿”出版社发行了德语版的莫言小说《檀香刑》。德国之声采访了本书的德语翻译、汉学家白嘉琳,以及当时主管这本书出版事务的多尔马根,谈到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以及争议。

https://p.dw.com/p/16OjG
--FILE--Chinese author and writer Mo Yan attends a reading forum during the Shanghai Book Fair in Shanghai, China, 15 August 2012. This year, two hot candidates for the Nobel Literature Prize are Chinese writer Mo Yan and Japanese writer Haruki Murakami. Alia from Off-beat China tracked the discussion online and found out that Chinese netizens have voted against Mo Yan.
Buchmesse Shanghai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多尔马根先生,岛屿出版社(Insel Verlag)当时是如何决定要翻译出版莫言的小说《檀香刑》(德语:Sandelholzstrafe)的?

Jürgen Dormagen
多尔马根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多尔马根:我们当时必须要做出这个决定,因为中国在2009年是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岛屿出版社拥有译介中国文学的长期传统,所以我们考虑,除了我们现有出版名录上的那些经典作品之外,还能够主推什么作品。幸运的是,我当时的助理本雅明·施派希特(Benjamin Specht)会说中文。这样,我们在除了听取各方面的鉴定和推荐之外,还可以就这本书进行直接的对话。在决定要出版莫言的作品之后,就需要寻找一位合适的译者。我有幸找到了理想人选,她就是白嘉琳,她不仅具备必要的语言能力,而且过去也翻译过莫言的作品,并且认识他本人。

白嘉琳女士,《檀香刑》这本书虽然已经在德国出版,但是广大读者对它还是不太了解,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内容吗?

白嘉琳:它讲述的是中国末代皇朝的覆灭,有一个历史的框架。这也是莫言作品中为数不多的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之一。它的构思很有意思:整个结构就像一部戏剧,莫言希望自己家乡的一种农民戏剧能够复活,它被称作"猫戏"。这种地方剧种其实已经被人们遗忘,几乎不复存在了。所以,莫言有意识地按照这种戏剧来安排小说的结构。也就是说,他让五个任务,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声音、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在这些故事之间,作者用第三人称的讲述串起来,并且语言风格也截然不同。所以,整个小说不仅讲述角度丰富,感觉也在变幻。

多尔马根先生,莫言被认为是忠于中国政府的作家。为什么当时出版社选择了他呢?

多尔马根:如果能坦率点说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成见、一种俗套。如果作家从自己的世界观出发进行写作的话,那么他们在公开场合对当下的执政者进行怎样的评论,其实是一个次要问题。构成作家灵魂的其实是一些其他的秉性气质。之所以我要说认为莫言忠于中国政府的观念不恰当,是因为他曾经坚决地说过:能说的东西,我全部都说了,通过文学工具,通过我的小说。因为他其实是一位现实主义的作家,他的作品决不是粉饰太平的。所有认真阅读他作品的人都可以看到,"忠于政府"这样的帽子是不应该扣在他头上的。当然,向艾未未这样的艺术家的存在也是有益的,因为他们利用非常鲜明的行动和表态直接介入到政治层面中去。您设想一下,假如有人问,马赛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追忆似水年华》等,编者注)是不是也"忠于政府"呢?您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是偏离实质的。

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莫言却扮演了一个非常不光彩的角色,那就是他拒绝与异议人士贝岭同处一室。这样的事件不会给出版社造成阴影吗?

Mo Yan Literaturnobelpreis 2012 ARCHIVBILD
莫言在2009法兰克福书展图像来源: John Macdougall/AFP/Getty Images

多尔马根:当时我也在现场。这件事情不管对于作家本身还是本地的舆论界来说,都是非常不愉快的经历。莫言作为一个作家,是来介绍自己的作品的,结果却被一些更关心政治的记者围住,问题与作品无关,全是问他有没有说过某些话,做过某些事。所以他当时想要拒绝所有的采访。我们作为出版方,当时是尊重他的选择的。他也许可以说自己对政府是持批判态度的,这样会使事情更简单化。可是他不想把自己推到这样一个范畴中去。我们猜测,包括更加了解他本人的译者白嘉琳女士,都认为这不是胆小怕事,而是一种本能的谨慎,因为他本来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不喜欢参加研讨会,不喜欢在讲台上夸夸其谈,他是一个作家。

白嘉琳女士,您在翻译的时候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白嘉琳:真实再现他的语言风格。莫言是一个崇尚文言文的作家。这种古典语言和现代汉语截然不同,如果要打个比方,就好像我们欧洲的拉丁语和意大利语一样。你必须对中国古典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他常常在小说里提到一些历史人物,会用很多谚语,还有历史事件、古诗、古文里的名言名句。你必须理解这些东西,才能把它们相应地翻译成德语。除此之外,小说里不同的讲述者也给翻译带来了难题:一会儿是一个弱女子在讲故事,下面就换成了一个大干部,一会儿又是粗笨的屠夫,他们的语言全都不同。这些风格各异的语言也应该在德语中得到再现。

于尔根·多尔马根(Jürgen Dormagen):曾长期担任出版社审稿工作,后任苏尔坎普(Suhrkamp)出版社国际文学部主任,出版莫言《檀香刑》的岛屿出版社也隶属于该出版社。2010年,他被文学翻译协会授予"译者伯乐奖"(Übersetzerbarke)。

白嘉琳(Karin Betz):汉学家、翻译家,德国哥廷根大学德中硕士研究生项目的科学工作人员。

采访记者:Aya Bach 编译:雨涵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