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政治何时进入2.O时代

2011年12月10日

当网络进入到2.O时代后,从接受单向信息到自由发表言论,技术革命唤醒了中国公众在政治层面的自主意识。学者吴祚来撰文,认为中国政治尚停留在1.0时代,执政者在自言自语,无法和公民社会形成互动。

https://p.dw.com/p/13QKd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 waves while arriving in the Ural Mountains city of Yekaterinburg, Russia, Sunday, June 14, 2009. Hu Jintao arrived in Russia for the first summit of leaders of Brazil, Russia, India and China, the so-called BRIC group of rapidly developing economies.(AP Photo/Mikhail Metzel)
胡锦涛时代,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口号图像来源: AP

中国政治尚停留在1.0版,一点没有升级的迹象。为人民服务,只有一个政党才有资格为人民服务,只有一个政党才能引导人民走向幸福,也只能由一个党派,代表人民的利益,一切都是唯一的,独尊的,勿容置容的,伟大正确的。皇权时代是天意,皇帝的权力来自天意,而当代执政党的权力,来自"历史的选择",是历史决定了执政党不可改变的神圣地位。天意不可改变,历史,当然你也无法改变。但这一观点无法回答,过去的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的历史,或今天的历史,可不可以由当代人来主导着改变?大清王朝是历史的选择,前苏联、东德政权,也是历史的选择,但最终,历史的选择被人民终止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胡锦涛时代,提出科学发展观,但没有提出民主政治观,科学与民主,是中共第一代创始人陈独秀所推崇的两大价值,也就是众所熟知的德先生与赛先生,科学发展观对于邓时代所谓的摸石头过河的机会主义是一次矫正,但科学发展没有民主政治,科学只会发展成污染,发展成三聚氢胺牛奶,甚至发展成餐桌上的地沟油。

从秦到清,中央政府的行政授权一般均是到县一级政府,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均由乡绅或家族自治,这也是中国民间社会秩序与道德的根基,现在的政府授权一直到村支书,不仅如此,还完全控制了民间组织与代表,中共的创建之初支持农会工会,认为这是底层民众改变命运的力量,也是行使公民权利的组织方式,但中共建政之后,工会农会全部收归国有,将其行政化(农会完全没有了)。让民间社会沙化,无组织化,只有一个组织,并通过内部指定代表,使中国整个社会完全单面化。

2011年11月8日,五年一度的区县人大代表选举,胡锦涛参加了投票,但投票过程只是填写选票的过程,没有看出代表候选人是如何产生的,他们的承诺与主张无从知道,而这样的情景,几乎在所有投票站都一样的发生着,政府有关方面将他们内定人大代表候选人,视为可控民主,也就是,这些人大代表是政府行政部门认可的,可以控制的,正是这样的控制,使人大代表成为投票机器人。民主是可以控制的,行政权力因为控制了公民权力意志。

媒体报道:胡锦涛接受采访时说,我很高兴作为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名选民,前来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投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搞好地方人大代表 换届选举,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锦涛希望当选的同志牢记选民重托,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反映民意,依法履行职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应有作用。

胡锦涛讲话没有一句是错的,都符合宪法与人大代表制度精神,问题不是出在讲话精神上,而是出在投票背后的潜规则上,中国的宪法,被行政部门潜规则了,他们用各种方式内定自己的候选人,使独立候选人无法成为真正的候选人。

为什么地方各级政府,对符合宪法规定的独立候选人,横加打压呢。这是中央统一部署的行动呢,还是政府行政部门达成共识后的潜规则呢?"胡锦涛希望当选的同志牢记选民重托,密切联系群众",那么,选民对人大代表有怎样的"重托"呢?连胡锦涛总书记都没有见到候选人,那是怎样完成"重托"的呢?

胡温时代,我们看到在"对话"上的"进步",不仅有下访基层与百姓的对话,还有通过网络与网友"对话",还有例行公事,与知识界名人、民主党派的座谈、谈话,这些对话与谈话,有没有解决具体问题,有没有推动某一领域某些政策的进步与改变?为什么公众视当代领导人为表演家,或影帝,因为你们只有象征性的对话与表达,在政治文明进步上,没有任何实质推进。邓小平时代以自己个人影响力,改变了农民土地承包与私营经济发展,经济领域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化,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融入世界经济(WTO)的前提条件。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则决定中国的政治文明,是不是能融入文明世界的前提条件。

人民作为一个名词,已经被权力者用死了,从人民共和国到人民币、人民铁路人民银行人民公社人民警察人民政府,当一切都贴上人民二字的时候,人民被无限泛化稀释,没有任何政治与文化意义。公民社会与公民一词复活的时候,政府有关部门居然发出通知,不允许提"公民社会"这一政治文明概念,人民是自上而下的一个概念,将人民视为群众,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没有政治权力需要与政治自觉,而公民完全不同,公民是纳税人,对政治权力有需要,通过要求政府公开信息、官员公开财产、要求候选人独立选举,要求落实宪法赋予的一切权力,包括自由结社权、自由言论与信息开放、游行示威权等等,公民作为社会主体出现,执政党不愿意看到公民社会的到来,妄想通过强力打压,使公民社会胎死腹中,让单面社会的一点零时代,永远不升级。

无论是薄熙来在重庆所主张的"大下访"还是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所说的"选错一个干部 害了一方百姓",以及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近期大张旗鼓的"走、转、改"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我们都看到政府的单面性,干部是组织部门任命的,所以越来越远离公民社会,所以才要大下访,而组织部门一厢情愿地替百姓做主选拔干部,为什么不将选举权通过选票还给每一个公民?每年数以万计的腐败干部,这些只是显露出问题并被依法惩罚的数量,我们既没有看到组织部门选拔者,被问责,也没有看到选拔干部方式上制度性的进步。为了化解执政者自己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只得用一阵风的运动方式,大下访,大接访,走基层,或者是断在进行道德劝谕,希望干部们选拔干部时,别"害了一方百姓"。问题是,害了一方百姓,百姓又能怎么样?

1.0时代,就是这样的单面语言的时代,执政者永远都在自言自语,与公民社会不能形成有效的交流。官方只能用自己的固有语言,来带动一点点庞大的行政体系的良性行动,或表面性行动,但却永远改变不了1.0时代的制度本质。

作者:吴祚来

责编:吴雨

文化学者,专栏作家,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网络文化课题研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社长。有文集与专著《文化是一条河流》、《中国古典艺术观照》、《通往公民社会的梯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