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特首選舉:林鄭月娥宣佈不連任 傳李家超參選

2022年4月4日

隨著林鄭月娥下台,警察出身的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成為下任特首大熱,但他至今仍未公開表態。如他當選,意味著香港未來將由「武官」全面掌權,管治路線更強硬。

https://p.dw.com/p/49PdD
Hong Kong | PK zur Kabinettsumbildung
林鄭月娥宣佈不連任,傳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左二)將辭職參選,香港將走向「警察治港」年代?圖片來源: Vernon Yuen/Nur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週一(4月4日)宣佈不會參與特首選舉,放棄競逐連任,將於6月30日完成行政長官5年任期,正式結束42年的政府服務生涯。

她感謝中央幾年來對她的信任及支持,指在2021年3月出席兩會期間向中央表達了不連任意願,這個決定是考慮到家庭因素, 強調「家人最優先」,指家人認為她「夠鐘要返屋企了」。

被記者追問中央曾否挽留時,她指中央理解及尊重決定,詳細與中央的對話不便透露。

林鄭月娥表示,未來3個月會繼續領導特區團隊,辦好5月8日的特首選舉、抗疫工作、香港回歸25周年工作、及政府換屆交接的工作。她補充,未考慮退下來之後的工作。

李家超傳日內辭職參選

坊間盛傳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日內將辭職參選,林鄭月娥表示至今未收到任何官員請辭,不評論任何有志參選人。

李家超當天早上離開寓所到政府總部上班時,並沒有回應記者提問。

被視為立場親北京的《香港01》和《星島日報》週日(4月3日)均報導稱,李家超將參選特首,而另一熱門人選、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則會出任選委會總召集人。

《香港01》引述「可靠消息人士」透露,李家超上週五(4月1日)和林鄭月娥都曾赴深圳會見中央高層。不過兩人是「前後」赴深圳,還是一同前往,報導稱無法確定。

武官此前不被看好

現年64歲的李家超是警察出身,政商界一直對他看低一線,認為他管治經驗不足。如果他當選,將是香港首次有「武官」系統出身的行政長官,分析預料港府未來在國安範疇將更強硬。

李家超1977年加入香港警務處任職見習督察,主力刑事偵緝工作,曾偵破徐步高槍擊等大案,1997年晉陞總警司,2010年升任香港警務處副處長,兩年後出任保安局副局長,2017獲委任為保安局局長,負責統籌六個紀律部隊,期間處理了多項極具爭議事件,包括高鐵西九龍站「一地兩檢」、2018年引用《社團條例》禁止香港民族黨運作、推動修訂《逃犯條例》、執行《國安法》,對示威活動和民主派人士展現出強硬立場。

2020年8月美國財政部宣佈制裁11名「損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李家超榜上有名。

2021年6月,他取代政務司長張建宗,成為港府18萬名公務員之首,打破了政務官統領政府的傳統,被指開啟「警察治港」時代。

他獲委任後受訪時被問到日後工作會否側重國安,他強調維護國家安全責任是「頭等大事」,會利用每個機會進行國家安全教育,但同時作為政務司司長,會確保其他局長的政策足夠全面。
上任後,他率先帶領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審視參選人是否「真誠愛國」。

林鄭月娥:「我不後悔」

林鄭上任前以「好打得」著稱

林鄭月娥是香港首位女特首,政務官出身,1980年加入香港政府,先後在20個不同公務崗位服務,包括任職社會福利署署長、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等,2007年獲委任為發展局長,成為主要官員,以辦事能力及硬朗作風著稱,被形容「好打得」,2012年獲委任為政務司長。

2017年,她以777票擊敗曾俊華及胡國興當選行政長官。她在競選期間曾說「如果香港人的的主流意見認為我沒辦法擔任行政長官,我是會辭職」,當選後指其「首要工作是修補撕裂和解開鬱結,團結大家向前」,但任內因修訂逃犯條例引發反送中運動,造成香港社會前所未有的撕裂,其民望也從反送中前的43分掉到2019年底的19分。

她2021年執行落實北京頒布的《國安法》,以及中央提出的「完善選舉制度」,修改立法會、選委會及特首選舉產生辦法。

2022年初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逾百萬人疫染、超過8000人病亡,醫療系統崩潰,林鄭月娥被轟抗疫不力,中央要求港府「負起主體責任」。不過抗疫策略到底是「清零」還是「共存」,林鄭被指搖擺不定,她曾公開指「『動態清零』我承認是一個內地的策略要求,但我不是『始作俑者』」。港府一度稱不排除封城,引發全民恐慌、超市搶菜潮,林鄭其後在3月叫停全民強制檢測,同時宣佈取消禁飛令、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這個政策逆轉普遍獲香港市民及商界肯定,但中國內地網民罵聲一片。

林鄭月娥過去一個月屢次被傳媒追問會否競逐連任,她都只是說目前專注抗疫工作,但她3月27日在抗疫記者會上回應港府會否設立「疫情檢討委員會」時說表示,「相信下屆政府會認真處理的。若下屆政府需本人作為這次抗疫的主體負責人提供意見,我很樂意提供意見」。此番話被解讀為變相宣佈放棄角逐連任。

「完善制度」後首次特首選舉

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將於5月8日舉行,提名期由4月3日開始直至4月16日。

有別於過去歷屆選舉,這次在提名期展開後至今仍沒有重量級人物宣佈參選,疑在北京發出指示前都不可有任何動作。近日有建制派傳聞指,本屆選舉將採用「澳門模式」,即只有一人參選。

這是2021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之後,首次在新制度下舉行選舉,本屆候選人須取得不少於188個選委會委員提名,包括在選委會五個界別中各取15個提名。

去年選出的選委會,當選的1488人當中,只有一人是非建制派成員。

愛國者治港 香港選舉投票率創新低

(香港電台、明報、香港01、星島日報)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