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抗爭的短效與長效

張平2014年10月5日

分析者認為香港民主抗爭運動短期內很難改變中共的強硬態勢,但是催淚瓦斯不能驅散強大的公民社會力量。

https://p.dw.com/p/1DQ15
Hongkong regierung Leung Chun-ying proteste polizei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針對中央不主張鎮壓、習近平將撤換強硬派、順帶把梁振英也拖下台的傳言,時評人李怡在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認為,「這同25年前六四鎮壓後傳出李鵬中槍等消息一樣,一方面出自美好意願,二方面也是對絕對權力存有幻想,以為依靠最高權力層的明智,可以帶來改變」。

李怡說,瞭解專制政權的本質,就知道這一切是不可能發生的,而即使發生,也只是權力鬥爭的產物,跟實現人民自主抗爭的要求無關。一個人下台而權力結構沒有改變,根本不值得高興。在這種情勢下,有心爭取香港人基本政治權利的市民,必須作長期的、韌性的公民抗命。

香港人不相信「大海航行靠舵手」

香港發生民主運動以後,很多內地人一邊聲稱香港必須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同時卻沒有將香港人爭取香港民主的抗爭,視作中國民主事業的一部分。學者許驥在《明報》發表文章質問,「將香港隔離於中國之外的,究竟是誰?」

許驥還指出,內地年輕人的政治意識,普遍比上一代下降了,他們看到香港的繁榮,卻看不到香港何以繁榮。內地的發達城市,都是依靠中央政策傾斜造就的,沿海地區無情剝削內陸地區。以這樣的「中國模式」來看,內地年輕人推理,香港一定也是這樣發展起來的,自由、法治、民主,不過是漂亮的外衣。

許驥說,以前一直聽人抱怨,說香港沒有曼德拉、昂山素姬那樣的政治領袖,覺得香港的公民抗命搞不起來。然而事實證明,這樣想的人錯了──恰恰因為香港沒有能夠呼風喚雨的政治領袖,回歸十幾年來,港人真正明白一切必須靠自救。「我們不相信『大海航行靠舵手』,因為我們全都是汪洋上獨自行走的扁舟,不知道什麼原因,殊途同歸走在了一起。」

Proteste in Hongkong 04.10.2014
佔中人士和反佔中人士發生衝突圖片來源: Reuters/C. Barria

「中共政權的強硬態度短期難以改變」

香港《獨立媒體》發表文章《重啟政改,為運動暫畫休止符》,作者林兆彬說,九七後,香港經歷了「商人治港」和「公務員治港」,現在輪到「黨員治港」。與董建華年代不同,現在要求「梁振英下台」的原因主要都是政治問題。「真普選」等訴求,更是觸及中共的神經,涉及管治權等原則性問題,更有可能影響中國內地人的觀念。

林兆彬認為,這場運動開始至今,已經改變了所有參與過這一場運動的人,甚至坐在電視機旁邊的人,讓我們對民主和社會運動有更深刻的思考。民主化的出現,是充滿偶然性的,但中共政權現時的強硬態度,並非在短期內可以改變到。他建議香港人保留實力,將這鼓民主的力量在十年後、二十年後,等待中共內鬥或中國經濟轉差,然後再爆發。

催淚瓦斯不能驅散公民社會力量

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邱毓斌在台灣《蘋果日報》發表文章,分析香港社會民主運動的主要力量。邱毓斌說,香港本地雖然出現許多政黨,在缺乏民主普選下,並沒有哪個黨可以稱得上執政黨。親北京的政黨並沒有最終執政權,各民主黨派更是經常被小圈子選舉出來的特首及北京所攻訐壓制。在這種情況下,民主派政黨力量非常有限,相對地民間社會力量則在政治轉型中扮演了極為吃重的角色。香港民主力量所遭遇的,是資產階級、親北京政黨、特區政府到北京中央政府所結成的牢不可破的一條龍陣地。

但香港的公民社會有幾個獨特條件,可以在面對北京政府時,讓世界看到如此震撼人心的行動,邱毓斌說。第一、香港中產階級有過實際的集體行動經驗。第二、香港中產的專業人員有很高的組織性與抗爭經驗。第三、香港的高等教育有著學生運動的傳統與組織力量。第四、香港的公民團體有較高的政治化準備。邱毓斌認為,港府周日所使用的催淚瓦斯、胡椒噴劑、塑膠子彈、音波砲,除了引來國際人權團體的批判之外,顯然還不能驅散香港強韌的公民社會力量。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