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西方專家看中國買家天價競購瓷瓶

2010年11月21日

繼佳士得高價拍出圓明園獸首之後,中國買家繼續征服國際古玩市場。不久前,中方買家在倫敦拍賣行以天價競購乾隆瓷瓶將此一浪潮推向新的高點。西方業內人士看法如何?

https://p.dw.com/p/QEOj
天價瓷瓶拍買成交令拍賣行老闆驚喜不已圖片來源: AP

天價瓷瓶與愛國主義

對於這個問題,人們或許可以在科隆精品藝術古董展上找到答案,該藝術展目前正在萊茵河畔的科隆城舉行,截至日期是本月21日。上周四(11月11日),英國倫敦西北地區一家名為班布裡奇(Bainbridges)的普通拍賣行在拍賣中意外刷新了中國藝術品在國際市場的最高拍賣紀錄。一個最初估價為80萬至120萬英鎊的清代乾隆年間粉彩鏤空瓷瓶以大約折合5.5億人民幣的天價成交,買家為中國收藏家。在競拍會現場,6名華人和三名中方買家通過電話參加競拍,最後勝出的是一位來自北京的收藏者。英國媒體報導說,如此天價競拍文物的背後是中國人的「瓷器愛國主義」。經營東亞藝術品達半個世紀的德國畫廊主持施密茨先生(Hans-Martin Schmitz)則持不同觀點。

Großbritannien China Vase für 43 Millionen Pfund versteigert
乾隆年間天價瓷瓶圖片來源: AP

「我不認為這是瓷器愛國主義。這樣的事情並不是沒有發生過。上一世紀60、70、80年代,日本人就在歐美藝術市場競購自己流失國外的文物,出價也很驚人。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不惜重金高價收購流失海外的歷史文物的現象在西方藝術市場前所未有。或許它會持續一段時間,會出現停滯,繼而熱情減退。」

競相競購與財富拼比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也對此事進行熱點報導。在發表中國富豪天價搶購歷史文物引發外媒關注文章的同時,也登出了鄧海建撰寫的天價瓷器顯露人傻錢多無關愛國的文章,文章指出,「自家人把老祖宗的遺物價格抬得那麼高,最後得利的卻是外國人,相互抬價,花了5億人民幣買了個價值千萬人民幣的瓷器,他們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這不像是愛國,倒像是耍性子炫富,」是愚蠢之舉。

Meissener Porzellan Händler Frank Oberacker
麥森名瓷藝術商奧貝拉克(Frank Oberacker)圖片來源: DW/Hong Zhu

「我要有錢,我也許也會這麼做!」奧貝阿特脫口而出,德國專門經營18世紀麥森名瓷的藝術商弗朗克‧奧貝阿克(Frank Oberacker)是世家出身,他從小與名瓷收藏家,拍賣行打交道,他不認為,出高價購買自己看中的藝術品是一種愚蠢行為。

「一方面,它體現了近年來極品瓷器拍賣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我不認為,高價競得自己看中的瓷瓶是件愚蠢的事情。因為,買者看中的可能是瓷瓶所體現的理想價值。在拍賣市場,很難準確估價。如果有很多人都表示出興趣,那麼拍賣價格就會直線上升。這樣的事情在歐洲藝術品拍賣市場並不鮮見。」

Deutschland Meissener Porzellan Mohr und Mohrin
麥森名瓷 繪師Kändler傑作圖片來源: OBERACKER FRÜHES PORZELLAN

重返中國收藏家手中的乾隆官窯粉彩鏤空瓷瓶高約40公分,瓶底印有「大清乾隆年制」字樣。據有關專家鑑定,該瓷瓶大約出自1740年前後,被視為皇宮御用品。

遠游他鄉數百年

只是沒有人知道,這個瓷瓶是如何飄洋過海來到英國的。一對英國中年兄妹在清理已故父母的遺物時意外發現了這個瓷瓶,於是送到拍賣行拍賣。據英國媒體報導說,在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裡,竟拍價急劇飆升,成交價格高出最初估價40倍,令賣主和拍賣行難以置信。

Galerie Schlichtenmaier Kuno Schlichtenmaier
德國畫廊主持施利希滕邁爾博士(k.Schlichtenmaier)圖片來源: DW/Hong Zhu

這則報導也未能逃過德國法蘭克福利畫廊主持施利希滕邁爾博士(Kuno Schlichtenmaier)的視線,令他最感吃驚,甚至有些豔羨的是,一家地方性拍賣行竟然有幸經手這樣名貴的文物。

「中國人對自己流失海外藝術品如此關注,並且不惜出高價購回,令我印象深刻。而且還是在這麼小的拍賣行,的確讓人有些吃驚。」

但也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英國中國藝術專家表示,明朝永樂年間的青花瓷器要比倫敦天價瓷瓶美觀得多。中國賣家買到的是一個「難看得可怕」的瓷器。

作者:祝紅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