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歐自貿協定:大企業是最大贏家?

2014年5月23日

美國和歐盟正在談判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繼續備受爭議。國民經濟學家Christoph Scherrer主要批評了其中規定的企業訴訟權。他認為這種訴訟權有悖法治國家的理念。

https://p.dw.com/p/1C5Jq
Weltverkehrsforum Prof. Dr. Christoph Scherrers
圖片來源: Christoph Scherrer

德國之聲:美國和歐盟正在談判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數月以來,由此引起的激烈討論不曾間斷。就目前已經公開的訊息來看,您覺得這一自由貿易協定有何意義?

Christoph Scherrer:在我看來,該協定似乎主要為集團的利益服務,沒有事先詢問消費者和雇員協會的意見。協定要求條款其實反映了大型經濟聯合會的要求。

該協定受到批評的一項條款是公司享有的訴訟權。有人擔心,如果公司因為夥伴國的新規而感覺受到不公待遇,議會的一些決議可能會因此失效。這種擔心合理嗎?

公司可以對政府提出訴訟是法治較成熟的國家之間貿易協定裡前所唯有的條例,這也是正在談判的協定中最成問題的一點。因為這意味著除法治國家之外又同時設立了一套司法機構,且由大型集團監控。仲裁法庭由一群臨時接受任命的高度專業化律師組成,其餘時間這些律師則是集團的代理律師。因此我們並不會擁有一個獨立的、由民選的政治團體監管的司法機構。這種訴訟權與法治國家的理念不相符。

這種規定到底有何必要?

集團發現,有時民主決定會導致他們投資機會的改變。最好的例子就是德國的能源轉型:約40多個中亞和歐洲的國家簽訂了一份能源協定,協定裡就包括了訴訟權這一項。瑞典能源供應商Vattenfall目前就在利用這一條對德國提出訴訟。也就是說,一項民主決定因此而受到質疑,集團未來因為該決定蒙受的損失也可能得到補償。這種昂貴的補償會讓決策者在作出決定前考慮到費用問題,他們也可能會因此放棄作出部分決定。

Außenansicht des Kernkraftwerks Krümmel
瑞典能源供應商Vattenfall目前正對德國提出訴訟圖片來源: AP

支持者認為貿易協定將會給企業創收帶來更多機會,也理應會創造更多工作崗位。這一點有說服力嗎?

多個研究表明,協定將會在未來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但是我對此持懷疑態度。德國IFO研究機構的一項研究預計,最多將新增18萬崗位。從德國的4150萬工作崗位來看,這個數字並不算很多。另外研究也沒有說明,到什麼時候會產生這些新的崗位。IFO研究機構的算法也沒有考慮貨幣波動這一因素,其波動幅度有時比關稅稅率還大。在跨大西洋的貿易中,貨幣的影響力經常遠大於關稅。

通常情況下,協定開始生效之後,工作崗位會先有所減少,因為企業要根據新的競爭條件作出相應調整。當企業開始盈利時,才有可能產生新的工作崗位。例如,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貿易協定生效後,在最初的一段時間,企業取消了不少崗位,雖然這些崗位之後又再次恢復,但是薪水卻明顯減少了。

Symbolbild Flaggen Europafahne und US-Flagge
美歐自貿協定談判仍在進行中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另一個支持自由貿易協定的觀點是:中小型企業可以從中受益,因為他們不用再為進入兩個市場生產不同產品,這樣一來,企業可以節省成本,您怎麼看

中小型企業通常會因為這種協定而遭受壓力,因為面對可以大批量生產的大公司,他們反而陷入防守地位。我想,雖然他們不用再為兩個市場生產不同產品,但是這一積極的一面卻不能彌補協定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Christoph Scherrer是德國卡塞爾大學"全球化和政治"專業的負責人和該校國際發展和合宜工作中心的主任。

採訪記者:Jennifer Fraczek 編譯:安靜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