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缺乏民主的外交和內政

2013年10月13日

香港和菲律賓的人質糾紛為什麼久拖未決?評論認為香港淪為沒有民主的中國的一個城市之後,在國際社會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無論是埃及時局還是薄熙來案二審,都能觀察到沒有民主與法治程序的後果。

https://p.dw.com/p/19ynj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先後關注香港與菲律賓的人質事件,促菲方嚴肅對待,盡快「合情合理解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支持香港特區政府與菲律賓政府就此事保持密切溝通和協商。時事評論人在李怡香港《蘋果日報》連續發表文章予以討論。

李怡比較菲律賓在類似事件中對待香港和台灣的不同處理之後認為,「中共表面很有強國體面,實際上在香港人質事件中對付不了一個菲律賓。因為香港人處於無權狀態,對特府沒有壓力;特府對中央只有順從也全無壓力。死幾個香港人,在北京、在特府高官眼中只是個數字」,「中共自建政以來,從來沒有重視過中國人的生命與尊嚴」。

Flash-Galerie Manila Geiseldrama Philippinen
2010年8月23日,一輛香港遊客乘坐的旅遊車在菲律賓遭劫持。菲警方實施突擊解救行動中,8名香港遊客死亡,6人受傷。圖片來源: AP

李怡說,回歸後香港的自主逐步淪落,香港變得越來越像中國大陸的一個城市。儘管中共不斷封殺台灣的國際空間,但台灣相比之下受到國際社會更多的尊重,也從菲律賓政府得到了更妥善的回應。

李怡認為,外交是內政的延伸。沒有民主的政權,對內就有壓迫人民的權利。延伸至外交,就是面子最重要。不惜犧牲土地求和,以及要百姓勒緊褲帶去援外。香港沒有民主,市民缺歸屬感,只是自顧自,很少人願犧牲些小利去維護香港人的尊嚴。只有立足於本土去爭取民主,香港才有將來。

埃及和台灣政局啟示香港

不少人在埃及的大規模衝突及民主逆轉後,提出對民主的質疑。香港《明報》發表文章《從埃及到香港——民主的實質和程序價值》,作者馬岳認為,從西方民主化理論的角度看,埃及的經驗是民主價值和民主制度如何鞏固的問題,反映了埃及人仍未內化民主的程序價值,但難以就此否定民主政制的價值。

Ägypten Proteste 11.10.2013
埃及局勢動蕩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

馬岳認為,埃及民眾不滿穆巴拉克的管治,要求其下台並推行民主選舉,可以是同時相信民主的程序價值和實質價值。問題是當民主選舉產生的穆爾西政府表現不似他們預期,他們是否選擇用符合民主程序的方法來更換政府。相比之下,台灣對前總統陳水扁弊案的處理,證明台灣已進入民主鞏固的階段,因為台灣人民已經確認民主選舉是唯一更換公權力的手段。

馬岳說,埃及給香港的重要啟示之一,是建立民主政制是需要一段頗長的時間各方適應,學習用民主程序去解決社會各項矛盾的。從這個角度看,民主政制落實愈早愈好,因為要各類社會政治力量學習如何創制及在民主政制下解決各項問題和社會矛盾,是要不斷嘗試的。拖延制度改革,付出的代價便會愈大愈多,對香港的發展的影響亦會愈大。

薄案第二季精彩不再

薄熙來大勢已去,但薄案並未塵埃落定。隨著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透過官網宣佈受理薄熙來的上訴,備受矚目的薄案正式進入第二季。台灣《旺報》刊發對中國大陸輿論的觀察,作者胡勇指出,除了新華社發布的一條不足百字的新聞稿之外,近期涉及薄熙來的公開報導,都是一些關於薄家在京城的住宅或者薄家父子失和的「花邊新聞」。

China Bo Xilai Verurteilung lebenslange Haftstrafe 22.09.2013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文章引述作家吳若愚的意見說,雖然一審被判無期,但薄熙來的政治影響力並未因此完全消亡。上訴即使是做白工,也必須做做樣子,對「薄粉」們有所交代。並觀察到人民網借專家之口,對二審是否開庭作出了回答,「如果不影響判決結果,那麼可以開也可以不開」。而專家認為,薄熙來沒有翻盤的可能,而且薄熙來也深知這一點。即便開庭,山東高院微博直播的可能性不大。

文章說,考慮到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於下月召開,輿論的焦點將轉向攸關國計民生的改革議題,曾經轟轟烈烈的薄熙來案很有可能在冷冷清清中演完第二集。「『薄粉』們也只能在逐漸淡去的記憶中,偶爾回憶起那段『唱紅打黑』的歲月吧」。

摘編:張平

責編:洪沙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