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經濟放緩?中國還是奢侈品牌的救命稻草!

2019年10月28日

奢侈品牌蒂芙尼本月稱,正將其最昂貴的珠寶送往中國大陸,以供給那些不再飛到國外購物的闊綽買家。這反映出一種趨勢,幫助全球奢侈品牌挺過中國經濟的增速放緩。

https://p.dw.com/p/3S5ow
Birkin Bag des französischen Labels Hermès
愛馬仕鉑金包(Birkin)在中國很受追捧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M. Fedouach

(德國之聲中文網)鑑於人民幣匯率走低、海外購買力下降,富裕的中國消費者開始減少出國"剁手"的數量,而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樂於前往紐約、巴黎這樣地時尚之都、支撐起當地奢侈品的銷售。

另一個中國買家的購物熱門目的地--香港,也因為延綿數月、不乏暴力衝突的反政府示威而吸引力有所下降。

不過,第三季度的報表顯示,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30年來最低點,人們仍繼續在奢侈品上猛花錢,區別是:如今,他們更多選擇留在國內、網路購物,這樣就可以節省出飯店、機票等高昂的渡假費用。

即便北京和華盛頓仍然處於貿易戰中,數家美國和歐洲的大型奢侈品牌都表示,中國市場對其商品需求強勁。

不到30歲的金融從業者Lisa女士,就是"留守"買家中的一員。她在上海愛馬仕(Hermes)的精品專門店外對路透社說,"我感覺,國外和國內的價格已經差不太多,所以如今如果我想要購物,我通常就直接去專賣店"。

以皮革製品、印花絲綢圍巾、售價超一萬美金還買不到的鉑金包(Birkin)而聞名的愛馬仕,表示其中國大陸門店的銷售業績出色,幫助其在更廣闊的區域實現了19%的銷售增長。

這個法國奢侈品品牌已經在廈門開了在中國的第26家門店,並繼續致力於其為中國客戶打造的、一年前投入使用的網路購物平台hermes.cn。與此同時,義大利品牌盟可睞(Moncler)也在研究擴大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店鋪規模。

"經濟(增速)整體上放緩,薪水增長也減速,因此那些以前出國購物的消費者,如今選擇在國內花錢",荷蘭銀行ING的大中華區經濟學家彭藹嬈(Iris Pang)說。她還補充表示,今年中國削減增值稅,促使一些奢侈品品牌調低在華銷售價格,這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可能也具吸引力。

香港示威的影響

中國大陸銷售業績的堅挺,幫助奢侈品牌對沖其在香港數月民運中遭受的財務打擊。香港示威活動迫使這些品牌暫時關閉店面,也讓遊客難以駐足。

例如,開雲旗下的奢侈品品牌古馳(Gucci)表示,由於中國大陸的購買量增加,其得以彌補在香港的生意損失。

不過,香港的風波還遠未結束。上周,示威遊行再次演化為警民衝突。

Tiffany & Co. Laden in Rockefeller Center in New York
蒂芙尼在紐約的專賣店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

在美國,蒂芙尼(Tiffany & Co)的CEO博格裡奧羅(Alessandro Bogliolo)本月對路透社說,該公司正在爭取那些留在中國國內的買家,表示需要跟隨顧客購物的步伐。他已經將價格超過100萬美元的鑽石項鏈等高端珠寶從紐約送往中國大陸的專賣店。

一些大眾消費品牌也在該趨勢中獲利,比如日用品生產商寶潔 (Procter & Gamble)就提高對其高端護膚品牌(例如玉蘭油)的全球銷售預期。

32歲的上海投資分析師Emma Zhang表示,她現在更多購買所謂的"輕奢"物品。她說,"我過去愛買很多便宜貨,然後經常換。現在我的購物習慣發生了改變,購買品質更好的東西。"

 

王凡/樂然(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