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看北京怎麼做薄熙來文章(下)

2012年8月13日

合肥中院對谷開來7個小時的庭審,不提薄熙來。中共至今沒有批判以「唱紅打黑」為標誌的「重慶模式」,這構成做薄熙來文章的最大懸念。是否讓薄熙來成為秦城的階下囚,中南海正在拿捏。

https://p.dw.com/p/15ob6
圖片來源: dapd

新華社作為谷開來殺人案唯一正式的「訊息」來源,官版「庭審紀實」於10日中午出籠。這個文本不管是否出於新華社人員手筆,它最後審定權肯定不在新華社。這是篇對庭審現場記錄做了嚴格剪裁和編輯的報導。不僅繼續切割薄熙來,也切割了參與策劃謀殺的王立軍。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與新華社唱對台戲的是人人網公佈的一位旁聽者,安徽師范大學09級歷史系學生趙象察,憑記憶追記的一篇庭審記錄,並配有本人和被法庭拒絕的北京律師沈志耕在法庭旁聽時的CCTV影片截圖,以證明私人記錄的真實可靠性。雖然民版隨後便被刪除,但是傳播頗廣,與官版有極大的可比性。

ARCHIV Politiker Bo Xilai
兩會期間的薄熙來(資料圖)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首先,兩版共同證實法庭采納的谷開來和張曉軍的口供,公訴人提供的證據,都共同指向谷開來確實殺了人,是主謀;作案動機是為了護子。官版不厭其煩記述了谷開來的法庭陳述,谷開來以柔和的純北京音,描述她的「精神崩潰」,表達出她作為母親的舐犢情深。她認罪、悔罪:「這個案子的發生給黨和國家帶來了很大損失,我應當承擔責任。」

其二,民版證實,開庭之前薄瓜瓜通過CNN曝光的,提供給谷開來辯護組的證據,那封海伍德2011年11月10日發給他的威脅性電郵,法庭沒有出示。法庭采納的眾多證據,不僅缺少旁征,也缺少被害人海伍德的近親屬委託的訴訟代理人到庭發表的意見,尤其是反駁意見。

谷開來辯護人在法庭辯論中也對證據提出質疑,包括海伍德「血液第一次檢查,未查出氰化物。案發四個月後第二次查出氰化物,含量正好為氰化物人體中毒下限。這期間正發生了血液樣品脫離司法程序,被王立軍及其他幾名重慶高級警官違法隨身攜帶的事件。」均被法庭駁回。

其三,谷開來為了切割兒子薄瓜瓜,官版揭示「她曾介紹尼爾‧伍德參與一公司的中介代理以及參與一土地項目的前期策劃(實際未開發)。」與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旁聽者報導的「當初把海伍德引入那一交易的就是薄瓜瓜」,明顯相左。

其四,導致海伍德對薄瓜瓜進行生命威脅的經濟糾紛究竟是什麼?官版極為籠統,「尼爾‧伍德因索要報酬等問題」,讓人如墜五裡雲霧之中。民版則記錄了法庭審理迴避不了的一個具體數字。「尼爾於是向薄瓜瓜往來郵件,索要預期收益十分之一的賠償,即1400萬英鎊。」

什麼樣的「土地項目」?能使海伍德獲取如此高的利潤?谷開來這個「只做家務」的夫人,和遠在哈佛讀碩士的薄瓜瓜如何能夠搞到這樣一個天文數字的大項目?只有民版有記錄:「05年左右,經薄谷開來介紹,尼爾結識了大連實德集團董事長徐明(此人今年3月15日因經濟問題已被控制),國內某紅三代出身國企高管張某(谷未說明具體身份)。其合作項目涉及到法國的一處地產項目,以及重慶江北區建設的大項目。此項目如果如期完成,尼爾可從中獲得1.4億英鎊的收益。」

China Mordprozess Politiker Bo Xilai Gu Kailai Kombo
谷開來與英國商人海伍德圖片來源: Reuters

經濟糾紛的起因,官版以括弧中的「實際未開發」5個字輕輕帶過。民版則寫下「但由於中國的建設項目受政治因素干預太多。此項目未能開工。」在重慶地盤誰能實施「政治因素」進行干預?如果審判長對此進行追問,定會水落石出;但是審判長沒有追問。

重慶學者王康這樣評價薄熙來:他是帶著他的一套對中國的看法,解決中國危機的方案,乃至對世界局勢的看法到重慶來的。薄的密友曾向王康透露,薄熙來是把3千萬人口,面積相當歐洲一個中等國家的這個新直轄市,作為他的「試驗田」。17大他如果留在北京當個副總理,不可能完整地施展他的抱負。2月6日王立軍逃館之前,沒有任何勢力能阻止薄熙來十八大上位。能否設想,薄熙來唯恐重慶江北區建設的大項目眾多的親友因素,會影響他的上位,毅然出面干預,停止了該項目?

民版繼續記錄:「薄瓜瓜承認自己家庭為此要承擔一部分責任,但就具體數額與尼爾爭議較大。在多次交往未果後,尼爾開始採取威脅手段。並將薄瓜瓜軟禁於其在英國的住處。借此向谷施壓。」年輕的薄瓜瓜如何能代表他顯貴的家庭承認這麼大的責任?這樣看,海伍德施壓的絕不只是谷開來,索要10%的利潤不過是下下策,「毀了你!」很可能只是恐嚇,包括對經他手每一筆經濟利益的恐嚇,也包括對重慶無所不能的「政治因素」的恐嚇。。

「打黑英雄」王立軍的角色

官版只有兩處提及王立軍:一,2011年11月15日上午,尼爾‧伍德被發現死亡後,與薄谷開來一家關係密切的時任重慶市公安局副局長的郭維國,受時任重慶市副市長兼公安局局長王立軍指派,負責該案的辦理。二,重慶市原副市長王立軍私自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滯留事件發生後,公安部對其反映的薄谷開來涉嫌殺害尼爾‧伍德的問題高度重視,成立了復查組,依法對該案進行復查。

民版的記錄則令人觸目驚心。一,薄瓜瓜遂向其母谷電話通報了自己被軟禁綁架的情況,谷擔心兒子遭綁架撕票,受到人身傷害。谷首先向重慶警方報案,時任重慶公安局長王立軍受理此案。二,谷首先與王立軍預謀,欲誣陷尼爾從事販毒活動(此時尼爾在北京)。將其誘至重慶,再借抓捕販毒拒捕為藉口,將尼爾當場擊斃。三,王立軍事先參與預謀,但後可能因為害怕風險等原因,不願意繼續參與除掉尼爾的行動。谷便轉念由自己親自下手。13日下午,谷開來將自己預謀毒殺尼爾之事與王立軍商議。四,11月14日,案發一日後,谷開來將自己的犯罪經過,完整的告訴了王立軍。王立軍將其錄音。在案發後,王立軍無法繼續包庇的情況下,作為證據最終提交給了有關部門。五,兩日後,即11月15日,飯店工作人員發現海伍德已死亡,並報警。重慶警方在王立軍指揮下,對現場進行了勘察取證,提取了被害人的血液,對屍體進行CT檢查。
民版記錄:「谷開來法庭發言認為王立軍在此案中不適合作為證人出場,其口供系捏造。她在口供和錄音中,反復強調王立軍太陰險了。」以此回報了王立軍逃館的一箭之仇。

薄谷王案不會水落石出

谷開來殺人案的審理,海內外眾多輿論將她與30年前的江青案相提並論。江青案發生在中國歷程發生大變化的一個轉折期。審判江青,就是明確要結束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當時的中央理直氣壯,因為深得民心,所以敢把內部審判變成公開審判。電視轉播江青咆哮公堂的鏡頭,可以成為中國司法永駐歷史的鏡頭。當時律師制度剛剛恢復,江青要求聘請律師,為她指派的是北京律師協會會長,因為被打成右派,20年被停止律師生涯的張思之。後因江青又改變主意,不請律師了,就沒有律師辯護。雖然當年對江青算不上真正的司法審判,而是政治審判,但是排除「投鼠忌器」的因素,最高特別法庭是要把這個案子審個水落石出的,安排一排證人,當堂指正江青的罪行。從江青當堂喊出:「現在你們逮捕我、審判我,就是要丑化毛澤東主席,就是要把文化大革命中的紅衛兵和紅小兵壓得抬不起頭來,就是要為劉少奇翻案。」說明這個案子審得不錯。

鮑彤說「否定文化大革命,就是水落石出。中國才能走上改革開放,改革,就是改掉毛澤東。」今天要否定薄熙來什麼呢?十八大又要領導中國走上什麼道路呢?

王康認為薄熙來倒台,使得中國躲過一劫。薄搞的「重慶模式」是要從重建中國的新秩序入手,要用毛的東西統帥鄧的盲目的物質力量。這預示毛的意識形態的復辟。薄解決中國危機的方法是強有力的,是根植於中國的社會土壤之中的,所以能夠得到黨內黨外的呼應。

「當前,共同富裕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萬眾關注、眾目睽睽。決不能只是少數人百萬、千萬地發家暴富,而工農大眾卻沒份兒!現在重慶形勢不錯,但如果貧富差距擴大,咱經濟規模再大,人民群眾也不會買賬!老百姓會說,那跟我有什麼關係?如果貧富分化,富人有錢沒處花;百姓有急用卻沒錢花、不敢花;這樣矛盾的消費狀態,經濟自然會大受影響。」以上是薄熙來今年2月2日在重慶市委常委會上的一段講話。這個講話被評價:「牛!」

Gao Yu: A famous Chinese journalist, she recevied many awards like the Golden Pen of Freedom and a Courage in Journalism Award from the IWMF (International Women's Media Foundation) . In 1999, she became the first journalist to receive the UNESCO/Guillermo Cano World Press Freedom Prize. In 2000 she was named one of International Press Institute's 50 Heroes of World Press Freedom; Copyright: Gao Yu
作者高瑜圖片來源: Gao Yu

網上流傳作家王蒙的一個談話「現在的官話系統之強大,連兒童都受到影響,我被邀參加小學開學典禮;典禮上,從校長到教師到學生代表的講話,一律是念稿,一律是陳詞濫調。全是枯燥,假大空、套話、空話,甚至是乏味。怎麼造成的?」有評論:「王蒙說是歷次運動留下的惡果。不確。胡帶的頭。」誰說帶這種頭的時代不是中國的劫難呢?

8月5日,習近平在北戴河會見了中共中央、國務院暑期邀請到北戴河休假的高級專家和專門人才。宣告了北戴河時間的開始,失去薄熙來的十八大,某種程度預示胡帶頭的時代還要延續,政治強人薄熙來的案子又如何能夠審個水落石出?

作者:高瑜

責編:達揚

作者簡介:高瑜,中國獨立記者,專欄作家。原在中新社工作,後擔任《經濟學周報》副總編。因參加八九民主運動,兩次繫獄。作品廣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