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對俄若即若離

Shitao Li2014年9月3日

截至目前,中國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表現比較低調。北京反對歐盟對俄實行更嚴格的制裁,但也避免公開力挺普丁。中俄兩國緊密的政治經濟關係讓北京想中立也很難。

https://p.dw.com/p/1D5i6
China Russland Gas-Abkommen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末歐盟特別峰會上剛剛宣佈,鑑於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新近挑釁舉動,將對該國實行更廣泛的制裁措施。而三天過後,俄羅斯用"事實說話",表達對上述決定的不屑:長達4000公里的俄中天然氣管道東線在俄羅斯西伯利亞雅庫茨克正式開工 ,5年後將正式啟用,向中國輸送天然氣。這一天然氣輸送協議談判持續了10年,今年5月剛剛敲定。對俄羅斯來說這筆生意來的正好,對能源需求巨大的中國也從中受益。也可能因此,北京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盡量避免公開批評俄羅斯。

"因為普丁的立場非常堅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教授時殷弘分析說,"而且對於中國來說與俄羅斯的戰略夥伴關係至關重要。"

因此北京對俄羅斯既不公開指責,也不大力支持。每當北京官方不想對此明確表態時,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就會用一些可以適用任何議題的外交套話作為回答。比如他在中國外交部夏日假期結束後的首次記者會上表示:"事已至此,當務之急就是有關各方要保持冷靜,不要進行任何可能使緊張局勢升級的活動。"

Russland China Größtes Bauprojekt der Welt
張高麗(右)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儘管如此,有分析觀點認為,烏克蘭危機仍讓俄羅斯和中國變得更加緊密。當然,俄羅斯在這一事件中體現的鐵腕外交其實破了中國"反對一切主權分裂行為"的大忌,但是北京對這一點基本避而不談,甚至少提"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外交基本原則。時殷弘教授分析說:

"俄羅斯吞併烏克蘭東部的克裡米亞之後,中國一貫保持的嚴格的外交中立,實際上已經是帶有親俄立場的'中立',中國的'不干涉他國內政'這一原則並沒有改變,但明顯比以前提得少了。"

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相對低調,因為北京不想因此影響與貿易夥伴歐盟和美國的關係,不過北京與莫斯科的合作實際上更加頻繁了。上個月末,中俄以及上合組織中亞成員國剛剛舉行了"和平使命"聯合軍演,這一聯合反恐戰役演習共有7000多官兵參與。經濟上中俄兩國也有更多合作的可能。俄羅斯禁止從歐盟國家進口果蔬的決定出台後,中國的食品出口業希望能加大對俄出口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中國向俄羅斯的食品出口量還相對小,在這一領域還有擴大合作的可能。

不僅是食品出口方面,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出席俄中天然氣管道工程啟動典禮時表示,中俄兩國在能源、運輸、高科技以及航天航空方面都有加強合作的潛力。

作者:ARD 編譯:謝菲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