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激戰正酣的中國汽車市場

2007年8月29日

世界上沒有哪個汽車市場比中國增長更迅速,競爭更激烈。大眾汽車中國總裁范安德(Winfried Vahland)說:「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市場。」只有美國的汽車市場規模更大,但是在中國市場逐鹿中原的廠家數量是美國的三倍,品牌數量也有兩倍之多。德國之聲據德新社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BZGR
中國汽車何時在歐洲站穩腳跟?圖片來源: AP

范安德說:「中國汽車市場的特點是品牌忠實度低,很多顧客都是第一次買車。」要想在中國市場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須具有「強勢的品牌以及迅速適應顧客需求的能力」。汽車生意還是有利可圖的:光今年上半年轎車銷售量就上升了26%。

中國市場上的席位被外國品牌佔去了三分之二。但中國自己的汽車產業立志要迎頭趕上。然而,像奇瑞和華晨這樣的中國汽車製造商進軍歐美的攻勢卻遭遇重挫。華晨的尊馳BS6系列豪華轎車在ADAC碰撞試驗中表現糟糕,奇瑞麾下的「旗雲」更是在俄羅斯創下3年來碰撞試驗最差成績,批評人士嘲諷它們是「撞不起的中國車」。不過奇瑞剛與美國克萊斯勒簽訂了合作協議,將為美國生產價格低廉的小汽車,掛牌「道奇(Dodge)」。華晨也正在為改善產品安全性能努力。

Deutschland China Auto ADAC Crashtest Brilliance BS6
「撞不起的尊馳」圖片來源: ADAC

中國汽車工業有出口的能力,這一點毋庸置疑。問題是要到什麼時候。 「中國汽車工業將經歷與日本韓國汽車類似的發展歷程,只是速度更快。」 范安德說,「中國產汽車要想大量登陸歐美市場,還要等上五到十年的時間。」但是要想在歐洲站穩腳跟,中國汽車生產廠家首先要建立國際化的管理機制。它們必須瞭解歐洲不同市場上對安全性能、品質、設計和售後服務的各種要求,與此相應地進行生產。因此目前俄羅斯還是中國汽車的最大出口市場,其次是哈薩克斯坦和伊朗。

為了穩固分離渙散的汽車工業,中國政府打算打造幾家能與那些跨國集團相抗衡的國產汽車巨頭。最大的國產汽車廠家,與大眾和通用都有合資企業的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已經開始和南京汽車集團商談合並,儘管前景還不明朗。北京也在積極發展自己的品牌。在外國汽車品牌中,本田率先提出,到2010年要和合作夥伴廣州汽車集團共同開發一個新品牌。不過,其中首批產品還是基於本田現有的型號,而且售價在八萬元人民幣以下。

大眾的捷達也是中國市場上的低端品牌,現在是中國銷量最大的汽車型號。捷達的成功秘訣就是可靠的品質和誘人的價格。但是在今天的中國,僅靠這個秘訣已經無法獲得成功了。因為市場需求使得廠家必須同時不斷開發新的車型。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大眾採用了多樣化的產品戰略,每年都推出兩至三種新的車型。

作為市場的領頭羊,大眾在經歷了幾年困境之後終於在去年成功走出低谷,在激烈的競爭條件下保住了17%的市場份額。范安德說:「在整個市場上我們仍然面臨巨大的價格壓力。」大眾的兩家在華合資企業(上海和長春)通過大幅降價「在緊縮的市場情況下贏得了更多的行動空間」。預計2007年大眾將以80萬輛的銷售量創下紀錄,贏得巨大利潤。上半年的銷售額達到了8300萬歐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不止翻了一番。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