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海外留學生呼籲還原歷史、實現公正

苗子/李魚(《衛報》等)2015年5月27日

來自美國、英國和澳洲的11名中國留學生日前在網上發表公開信。這封「六四二十六周年致國內同學公開信」也引發《環球時報》的社評,但據報導該社評隨後被撤稿。

https://p.dw.com/p/1FX2I
Bildergalerie Ich gegen die Welt
圖片來源: Reuters/A. Tsang

(德國之聲中文網)11名中國留學生發表在谷歌文檔上的這封公開信寫道:"我們是一群在國外深造的八零後、九零後。二十六年前的六月四日,一群在當時和我們現在一樣風華正茂的大學生懷著對國家的一片赤誠,在北京街頭倒在人民子弟兵的槍口下。這段歷史一直以來被精心編輯和屏蔽,以至於許多同齡人知之甚少。我們身在牆外,能夠不受限制的接觸當年的照片、影片和新聞,並傾聽倖存者的故事,更能感受到四分之一世紀以後這場慘案在國內外的餘波。所知越多、我們越感到責任重大。為了把真相講出來,揭開圍繞六四屠殺一直延續到今的罪惡,我們寫了這封致國內同學的公開信。"

"關於軍隊所實施的暴行,有血流滿地屍體成堆的現場照片、有瘋狂掃射平民的影片、有醫院的認屍通告和統計數字,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吳曉鏞震驚世界的報導,更有天安門母親們二十六年來持之以恆的追問--如果真是像官方所說這些統統是謊言,那麼是什麼力量能讓這些白發蒼蒼的老人,犧牲二十六年來自己的全部正常生活? "

Bildergalerie Traditionen 1. Mai Tag der Arbeit -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hinaFotoPress

"執筆人的一位同學認為二十六年前的故事太遙遠,今天的中國越來越好,他的生活很幸福。 ...但這是怎樣一種繁榮--大小官吏貪腐數字挑戰想像力,當年學生極力反對的官倒成為控制國家經濟的權貴資本巨頭,習近平政權高舉反腐的旗幟,普通人舉牌要求官員公佈財產卻成為尋釁滋事犯...一些在位和倒台的高官,我們驚奇的發現其家人竟然多半已經移民別國--我們被一群外國人統治著,中國只是他們生雞蛋的母雞。...這是脆弱和扭曲的繁榮,從堪與軍費比肩的維穩費用到越來越高的網路防火牆,都說明真相隨時可能大白、繁榮隨時可能崩盤。"

"他們知道一旦公開承認自己當年的罪惡,自己很可能被人民的怒火吞沒;他們傲慢的自稱掌握了'宇宙真理',同時高築網路圍牆,並且躲在暗室裡悄悄刪除網上新聞和評論--這就是他們的'理論自信'和'道路自信'。...在正義得到聲張之前,在迫害持續的情況下,遺忘是對歷史的不忠、寬恕是逝者的不義。"

"執筆人和聯署人深知這封信對自己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但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希望國內的同學們能知悉這段歷史...我們沒有權利要求你們一定想什麼、更沒有權利要求你們一定做什麼,但我們心中的確懷有那麼一個夢想--在不久的將來,在還原歷史和實現公正的基礎上,每個人都能生活在沒有恐懼的世界,這是我們,一群海外學子的中國夢。"

據美國之音和法廣報導,中國黨報旗下的《環球時報》5月26日發表社評:"境外勢力試圖煽動八零後九零後",後該文被撤除。德國之聲記者5月27日點擊該文在《環球時報》和新浪網的鏈接,已無法打開文章。根據香港《文匯報》網站對《環時》這篇社評的轉載以及網上的鏡像文章,該社評寫道:

"中國社會對不就八九政治風波繼續爭論、讓那一頁翻過去逐漸形成了共識。當年的參與者們對國家在之後的淡化處理方式也很理解,也給予了實際上的配合。淡化處理不意味著原有的定性和結論出現動搖,它是中國社會'向前看'哲學的一種選擇。...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社會今天已經站在新的平台上,它在往前走。總有一些人想把中國拉回到歷史的各種舊賬裡,用歷史撕裂今天,這既沒有可能也沒有意義。"

Hong Kong Demonstration Jahrestag Tiananmen-Massaker
香港去年紀念六四活動圖片來源: Reuters

11名聯署公開信的留學生包括執筆人美國喬治亞大學古懿、聯署人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封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陳闖創等。據英國《衛報》報導,這11名留學生分別在英國、美國和澳洲就读。古懿是一名化學系學生,法廣報導他是一名博士生。

古懿向《衛報》表示,公開信在網上發表後,已收到50餘個新簽名,其中包括一名中國的高中生。古懿表示,為不讓父母擔心,還沒有告訴他們公開信的事。

獨立歷史學家、政治評論家章立凡向《衛報》表示,這些留學生回中國、找工作時可能會遇到困難,甚至其家人也可能遇到麻煩。

《失憶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mnesia)一書的作者林慕蓮(Louisa Lim)向《衛報》表示,她在寫作該書時,詢問了100名在北京的大學生,看他們是否認得"坦克人"的照片。"大多數,85%的學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或者不知道在哪裡拍攝的,有的學生問:是在韓國嗎?或者是在科索沃嗎?"

古懿還對《衛報》表示,他認為《環球時報》的社評有助於更多人瞭解公開信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