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沒有抗爭風險更大

2014年7月26日

香港媒體人認為,如果北京堅持普選特首設置高門坎導致普選失敗,將會帶來很大風險。台灣學者呼籲政府對疑似中國大陸的網軍攻擊採取行動。

https://p.dw.com/p/1CjEZ
Festnahmen bei pro-demokratischen Protesten in Hongkong 02.07.2014
香港示威者呼籲實行真正普選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不久前遇襲治癒出院的香港《明報》前主編劉進圖發表文章《 泛民入閘風險小,普選失敗遺害大》,認為如果北京堅持普選特首要設高門坎,要確保提委會可以隨時篩走北京不接受的泛民參選人,則泛民陣營極可能捆綁投票,個別溫和泛民議員縱然想支持政改方案亦難以辦到。

劉進圖認為,如果普選失敗,香港政局馬上就會陷入一片混亂,如今行政立法關係雖然很僵,但政壇中人還抱有一絲希望,假如普選方案能通過,政制改革就有可能向前發展,政黨政治、責任政治等成功的民主社會必須的元素就有可能出現,一旦普選期望落空,政改無法推進,僅存的有心人也會失意求去,社會精英將厭棄政治,公務員團隊會一事無成處處受阻,立法會將變成純粹的政治斗獸場,香港社會無可避免將向下沉淪。相比之下,容許泛民入閘競選,對北京的政治風險是遙遠的、不確定的、可控的,普選失敗的風險卻是即時的、具體的、難以化解的。北京領導層只要細心權衡風險利弊,不難作出明智的選擇。

"一些意見"與"主流意見"

投資人錢志健在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反佔中 製造更大腐敗》指出,距離人大常委會討論香港的政改方案,還有約五個星期,中共其實也開始著意"民意",由上而下集中火力誘簽名:送罐頭、午餐肉、醬油……一撮既得利益商家變相做了"供貨商",直至進入更大的腐敗。"但物極必反,人是有良知的,最終事情會變得黑白分明"。

Pro-demokratische Demonstration in Hongkong 01.07.2014
組織者稱,今年香港7‧1遊行的參與者人數創下新高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

錢志健說,雖然香港有接近70萬人在"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發起的全民投票中表達對特首選舉制度中公民提名的訴求,政府不但沒有聽取民意,反而把這70萬人的聲音打成"一些意見",相反把和他們同聲同氣的意見作為"主流意見"。"佔領中環"運動,不但只是用投票讓人民表達他們對特首選舉制度的訴求;更重要的,這是一個公民覺醒的運動,透過公民參與、商討及授權的過程,而非只是單單一票或一個簽名。

錢志健認為,香港的價值不應單止在經濟金融上,而是在於有堅持良心和公義的文化,和公開透明的制度並貫徹執行。香港現時公民運動面對種種的強暴和打壓,更需要在香港與海外的港人繼續支持及參與推動社會的改革。他呼籲中共當權者履行《中英聯合聲明》的莊嚴承諾。

香港人手上有什麼牌

香港大學教授呂大樂在《明報》發表文章認為,香港政改爭議游戲才剛剛開始。文章說,"事已發展至此,難有轉彎餘地。面對兩陣對決的狀況,熱血一派自然會覺得要加大力度,將行動升級。這是運動型政治的邏輯,它自有一種驅動力,覆水難收"。

呂大樂認為,面對北京,香港人手上持的是弱牌。最強的一張牌,就只在於如果政改無法在立法會通過,則一切原地踏步,2017年不能落實普選行政長官,而中央政府所講的什麼2020年整個國家政經全面升級轉型,亦無法在國境之內最為自由開放的特別行政區裡實現,令其信譽多少會打個折扣。

呂大樂說,本來立法會議員可以擔任談判中介,現在很有可能被運動所捆綁,沒有獨立角色可言。而本來尚餘些少空間,供回轉之用,現在竟自我棄權。"往後發展如何,還看泛民的立法會議員能否看透這個游戲,運用關鍵的幾票,扭轉乾坤"。

Symbolbild Hacker Cyberkriminalität
中國網軍襲擊台灣?圖片來源: Fotolia

網軍襲擊台灣?

台灣《蘋果日報》網站被疑似中國大陸網軍大規模攻擊,事件發生至今已月餘,台灣交通大學訊息研究學者林盈達發表文章《媒體被駭 政府怎能置身事外》認為,台北政府沒有出面表示關切並宣佈採取任何對應行動,令人匪夷所思。林盈達說,這次網路攻擊事件,已經顯示台灣的訊息安全與國家安全亮起紅燈,中國透過網路打擊異議聲音、企圖影響媒體言論之心昭然若揭。

林盈達說,"台灣媒體被中國網軍攻擊,政府首先應該公開譴責,同時啟動項目調查,比照美國結合產官學力量調查網軍來源,公佈調查結果並起訴中國網軍罪犯,即使無法真正將網軍繩之以法,宣示意義相對更為重要。政府同時應該補強擴充高階對外作戰的我方網軍戰力。並在對中國的服貿、貨貿協議中,嚴格把關攔阻中國企圖滲透台灣資通訊領域的所有作為。

摘編:張平

責編:石濤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