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民調:多數中國人不願被「刷臉」

達揚(綜合報導)
2019年12月6日

中國是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最廣泛 的國家,無論是交通樞紐、購物中心,還是銀行、住宅區,「刷臉」都是最常用的身份識別手段。然而,就個人訊息保護進行的首次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者並不甘心被頻繁「刷臉」。

https://p.dw.com/p/3UKkX
China Technologie der Gesichtserkennung im Supermarkt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om/Tang Ke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都個人訊息保護研究中心周四的發布《2019個人訊息安全年度報告》指出,大多數受訪者都希望用傳統手段驗證身份,而不願接受人臉識別。雖然有大約60-70%的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能使生活變得更安全更舒適,但他們同時也擔心個人訊息被竊取,並呼籲當局加強對個人訊息的保護。

隨著中國的人臉識別應用越來越普及,來自民間的反對呼聲也逐漸增多。今年十月,有人因拒絕"刷臉"入園,將杭州一家野生動物園告上法庭,成為中國第一起人臉識別技術引發的官司。而一些學校安裝攝影頭監控學習效率的做法引發全國性爭議後,中國教育部也被迫做出回應:人臉識別進校園須相當謹慎。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由於人臉識別技術在中國的普及速度相當迅猛,系統出錯導致個人訊息洩露的事件也時有發生。今年二月,監控技術公司"深網視界"(SenseNets)的資料庫出現安全漏洞,導致260萬新疆居民被監控的記錄被公之於眾。"深網視界"是同中國警方簽有合作協定的人臉識別技術公司。

DW Sendung Shift Überwachungskameras in China
中國是監控探頭數量最多的國家。圖片來源: DW

南都的民調顯示,人臉識別系統資料庫的安全性是受訪者擔心的主要問題,大約80%的受訪者坦承,個人數據遭洩露是他們擔心的問題之一。

一周前,領跑中國人臉識別技術的"商湯科技"SenceTime首度承認,公眾對人臉識別技術安全性的擔憂日益增長。美國懷疑"商湯科技"參與了中國政府針對新疆穆斯林的打壓行動,而將該公司列入"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