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追加150億補貼歐洲晶片產業擴大市佔率

2022年2月8日

歐盟委員會打算向具有戰略意義的晶片產業提供數百億歐元的補貼。歐盟委員會表示,將推動公共和私人投資振興歐洲的半導體產業。

https://p.dw.com/p/46hU5
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再加上美國、中國等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國家補貼力度越來越大,科技界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
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再加上美國、中國等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國家補貼力度越來越大,科技界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S. Kahnert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競爭官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周二(2月7日)在布魯塞爾表示,創新型晶片工廠需要的資金缺口可以百分之百地獲得公共資金的補貼。根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說法,到2030年以前,除了已經通過的計劃中的300億公共投資之外,還將調動150億活動資金。

按照"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的設想,到2030年歐洲生產的晶片將在全球市場上佔到20%,較現有的市佔率提升一倍,以此提升歐洲的競爭力和抵抗力。

目前特別是汽車行業和電子產業尤其受到晶片短缺問題的困擾。供應鏈短缺同時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

德國經濟部對歐盟的這一計劃表示歡迎。這一計劃可與美國總額高達520億美元的相關預算匹敵。德國經濟部議會國務秘書布蘭特內爾(Franziska Brantner)說:"歐盟委員會可以通過該計劃加強歐洲境內的半導體生產,同時也會讓我們在這個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中變得更加強大並具有自主性。這樣也提升了歐洲企業的安全性,防止出現企業停產和供應瓶頸等問題。"

美國和中國加大對晶片產業的投資

德國工業聯合會專家普勒格(Iris Plöger)說 ,歐洲應該加強獨立性。"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再加上美國、中國等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國家補貼力度越來越大,科技界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她說。

普勒格指出,對於經濟來說,最核心的是不僅要推動小型半導體的發展,而且要促進大型半導體和具有高創新潛力的新材料組合的發展。她說:"歐委會和德國聯邦政府必須在今年為晶片設計和生產提供已通過的110億歐元資金,並解決專業技術工人大量短缺的問題。"

德國訊息產業、電信和新媒體協會(Bundesverband Informationswirtschaft, Telekommunikation und neue Medien)強調,歐洲半導體產業鏈必須從頭到尾得到加強。該協會表示,從研究到創新,從設計能力和全面生產能力的擴展到材料和生產設施的製造,整個工業界必須實現緊密的合作。

"歐洲晶片法案"將讓各國更容易向生產創新產品的工廠提供補貼,此外還將更為簡化國際間的合作。公共補貼可以更好地吸引民間投資。英特爾公司、台灣台積電和台灣環球晶圓目前都正在歐洲尋找適合興建晶片生產廠的地點。英特爾公司德國經理埃森施密特(Christin Eisenschmid)把"歐洲晶片法案"稱之為英特爾公司在歐盟範圍內投資的催化劑。

晶片供應吃緊 半導體產業方興未艾

(路透社)

© 2022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