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政壇「女一號」

2012年3月7日

安格拉‧梅克爾相貌算不上出眾,從政道路也算不上驚天動地。不過,梅克爾7年來是德國政壇無可厚非的「女一號」。

https://p.dw.com/p/14Gut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戰後史中,恐怕還沒有一位政治家像安格拉‧梅克爾一樣一度遭到小看:這位來自前東德地區、出身於牧師家庭的女政治家,相貌算不上出眾,穿著也稱不上惹眼,缺少綱領路線,卻以實用主義聞名。而就是這樣一位女性,成了德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總理。

梅克爾傳記的作者博伊森(Jacqueline Boysen)這樣描述這位德國總理:"她做決定的基礎來自數據和客觀事實,而不是一味遵循政黨綱領或意識形態路線。"事實證明,這種實用主義的做法在事業上幫了梅克爾大忙,她從昔日的"前總理柯爾的女孩兒"搖身成為德國政壇今天的"母後級人物",不是巧合,而是有多種原因的。

無憂無慮的青少年生活

Angela Merkel Klassenbild Schulkasse Klasse
畢業照(第二排正中)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雖然來自前社會主義東德地區,經歷了冷戰時期,東西德統一等歷史時刻,不過梅克爾自己描述童年和青少年生活是"無憂無慮,沒有陰影"。梅克爾出身於一個福音新教牧師家庭,是家裡的長女,但是其父母在對子女教育上不是以虔誠新教至上,而是非常重視子女的文化知識學習。在唯物主義論的前東德,出身神職人員家庭的孩子在學校裡都會受到老師的格外"關注"。這也讓梅克爾從小就學會了,為人處世要謹慎。

在學校裡,梅克爾成績優異,數學和俄語兩科尤為突出。之後在大學的物理專業以及後來攻讀博士都以高分結業。梅克爾的第一任丈夫是她的大學同學,兩人在讀大學期間就結了婚。只不過這段婚姻很快以失敗告終。梅克爾是安格拉的夫姓,她在離婚後仍保留了這個姓氏。

在前東德這樣一個公民時刻受到國家監控的環境下成長,梅克爾也習慣了接受審視的目光。她在參加第一次申請工作面試前,招聘方就已經對梅克爾的私人生活狀況瞭如指掌,包括她什麼時候買的第一條牛仔褲,什麼時候收聽過西德的廣播節目等。梅克爾說,自己是個"不溫不火"的東德公民,既不是積極的反對派,也不是狂熱的政府支持者。

"柯爾的女孩兒"

Studentin Angela Merkel in Prag, 1982
1982年梅克爾在布拉格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梅克爾從政多少有些偶然。當年35歲的梅克爾擔任前東德最後一任總理德梅齊挨的政府發言人副手,也得以展示她的組織能力。在任這一職務前不久,梅克爾加入了基民盟政黨。此前梅克爾是一個在學業、工作上勤奮的人,自此她還多了一分事業上的雄心。德梅齊埃之後評價梅克爾說,她當年就已經對自己每走的一步都很用心。

梅克爾首次當選聯邦議員離不開梅前州當年的基民盟主席君特‧克勞澤(Günther Krause)的提拔。前總理柯爾在回憶錄裡寫道,如果沒記錯的話,就是克勞澤推薦的梅克爾任梅前州的婦女與青少年事務部部長。當然,對於學物理出身的梅克爾來說,這個職務似乎不是特別可心。

之後梅克爾首次競選布蘭登堡州的基民盟黨主席,對手來自西德,正是柯爾不希望上台的一位候選人。梅克爾也首次成了柯爾政治棋盤上的棋子,只不過梅克爾的競選以失敗告終。1991年底,柯爾任命梅克爾為基民盟副主席,成了柯爾的副手之一,"柯爾的女孩兒"之稱也由此而來。

積攢政治自信

Flash-Galerie Angela Merkel 1992 Bundesministerin für Frauen und Jugend
1992年任梅前州婦女青少年部長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1994年,柯爾再度提拔"得意門生"梅克爾,任命她為環境和核能安全部長。學物理出身的梅克爾任此職可謂如魚得水。

上任不久,梅克爾就出人意料地換掉了前任的副手,任命了自己的人選。當時媒體對此進行報導時認為,梅克爾首次表現出了政客的自信。在核能使用問題上,梅克爾當年是堅決的核能擁護者,並表示"核能是安全的且不可替代的"。梅克爾逐漸在以男性主導的受前西德影響很深的德國政壇站穩腳跟。

經歷大風大浪

Deutschland Bundestag Bundeskanzler Helmut Kohl und Angela Merkel 2000
與前總理柯爾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1998年,柯爾連任失敗,基民盟轉為在野黨,全黨處於震驚狀態。梅克爾卻看到了自己在"後柯爾時代"的機會。當年的基民盟新的黨主席朔伊布勒任命梅克爾為秘書長。

1999年,德國基民盟因非法捐贈醜聞陷入危機,朔伊布勒和柯爾成了檢察機關調查的對象。梅克爾更顯示出應對危機的能力,並與自己的"恩師"柯爾劃清界線。1999年12月22日,梅克爾在《法蘭克福匯報》的客座文章裡寫道:"柯爾所承認的捐贈醜聞事實給基民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溫和地登上頂峰

2000年4月,梅克爾作為朔伊布勒的繼任被選為基民盟黨主席,並成為了該黨新的政治希望。在2005年的大選中,基民盟雖然必須與社民黨組成大聯盟政府,但梅克爾登上了權力的最高峰,當選德國總理,成為第一位德國女總理。2009年,梅克爾得以連任。

7年來,梅克爾在任期內經過了黨內黨外的不少風浪,但均以不溫不火、果斷的方式進行處理。即使在失去多位州長、以及兩位總統辭職的情況下,梅克爾仍給人胸中有數,不慌不亂的印象。

拯救歐元的先鋒

Deutschland Frankreich Bundeskanzlerin Angela Merkel und Präsident Nicolas Sarkozy
「默科奇」圖片來源: dapd

自2008年以來,梅克爾逐漸擔當起拯救歐元先鋒的角色。梅克爾多次強調:沒有歐元,就沒有歐洲的成就。在救助希臘的問題上,梅克爾也抵擋住來自多方的壓力,並與法國總統薩科奇一起,在歐盟範圍內確定了一系列新的財政規定。

梅克爾的實用主義原則在日本福島核難後再度顯現。一度的核能擁護者成了支持德國逐步棄核的力量。梅克爾承認:"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也要尋找新的對策。"

梅克爾作為政治家的領導能力已經在過去這些年得到了充分證實。不過也有來自基民盟內部的批評聲音,認為梅克爾把該黨領導偏離了最初的政黨定位。梅克爾也直到今天沒有被所有人認為是基督教保守派人民政黨的靈魂人物。

作者: Wolfgand Dick/Volker Wagener  編譯:謝菲
責編: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