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核能發電在歐洲已進入尾聲?

Gero Rueter / 達揚2016年4月26日

1986年發生的車諾比核电站事故是歐洲發展核電技術的一個轉折點。事故後,歐洲新建的核電站明顯減少。目前尚在營運的核電站大多是三十年左右的老設備。

https://p.dw.com/p/1Icck
Deutschland Kernkraftwerk Isar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chromorange/T. Marx

在歐洲,曾經有過人們憧憬核能發電得到廣泛運用的年代,但這已經是很久遠的事情了。二戰以後,科學界和政界都曾廣泛認為,核能發電既經濟,又清潔,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按照當時的設想,以後火車,輪船,甚至住宅都要安裝小型反應堆,以解決能源供給的問題。

大多數核電廠都是在七、八十年代設計和投入使用的。與此同時,冷戰期間的核反應堆還具有重要的軍事用途,因為它們能為建造原子彈提供必要的原材料。從1956年至70年代末,歐洲(包括今天的歐盟和瑞士)共有87座核電站投入營運。而八十年代,核能工業則進入發展高峰期,共有102座核電站投入使用。

車諾比事故以及冷戰的結束

1986年4月車諾比核电站事故震驚了整個歐洲。在此之前,核電站一直被認為是安全的,通過車諾比事件,人們終於瞭解核能發電的潛在危險。直到今天,烏克蘭部分地區仍然是核污染嚴重的無人區。受到核污染的雨水,也使得中歐、南歐以及東南歐受到影響,食物也受到輻射污染。

Deutschland Kalkar Schneller Brüter mit angemaltem Kühlturm
德國卡爾卡核電站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V. Bonn-Meuser

車諾比核电站事故後,很多建造核能電廠的計劃被束之高閣,一些接近完工的核電項目也半途而廢。當時義大利就已經做出退出核能發電的決定,並在1990年停止了四個核反應堆的發電營運。

1990年以後,歐洲共有15個核電站投入使用,最後兩個分別是在2001年和2007年。相比之下,1990年以後,被停止營運的核電站則共有54個。據世界核能報告稱,目前歐盟和瑞士境內共有128個核反應堆在營運,其中近一半,也就是58個核反應堆位於法國。歐洲的核電站大都已經營運多年,故障頻仍。平均營運時間為31年。

Infografik Inbetriebnahme und Abschaltung von Atomkraftwerken in Europa
歐洲新建(藍)和關閉(紅)核電站示意圖

新的核電站成為醜聞

長期以來,核能技術一直是法國的驕傲。目前,核電佔法國電力供應總量的四分之三。不過,法國政府目前計劃,在2025年以前,將核能發電的比例降低到50%。

Atomkraftwerk Flamanville
位於法國西北部Flamanville的核電站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EDF

一段時間以來,法國核電經濟的前景並不看好:八年來,法國未能銷售出一座核電站。目前歐洲境內僅有的兩座建造中的核電站都由法國核能康采恩AREVA承建,而這兩個核能項目目前都已經演變為醜聞。2005年和2007年分別在芬蘭和法國啟動的這兩個核電項目,本來早就應該投產營運的,但工期一拖再拖,一般認為2018年以前將無法完工。按照今天的預估,其造價將超過原計劃的三倍,每座電站將耗資90億歐元。如果政府不助一臂之力,國有電力公司EDF不接手這一項目,核能康采恩AREVA將難逃破產命運。

在法國,建造核電站已經成了關係到生存風險的大事情。工會致函奧朗德總統,警告國有電力公司EDF正面臨破產困境。EDF目前雖然債台高築,但還計劃在英國建造兩個核反應堆,預計耗資330億歐元。

金融專家均不建議實施這一新的核電項目,EDF財政總管也因持異議而宣佈辭職。建造核電站的最終決議多次被推遲,一般認為,九月份之前將不會有定論。

從今天的角度上看,核能電站的經濟效益並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因為,可再生能源對環境有利,成本也在降低,而且沒有風險。按照研究機構Prognos提供的統計,目前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已經降低了一半。

老式核反應堆已經開始賠錢

老舊核電廠從經濟角度上看越來越不劃算。核電廠的設計壽命一般為30到35年,很多電廠故障頻發,維修費用越來越高。科研機構Prognos的專家法蘭克‧彼得(Frank Peter)對德國之聲說:"如果要繼續營運這些老舊核電廠,同時保持現行的安全標準,那就要進行大規模投資。更新一個核電機組需要四至五億歐元,就目前歐洲電力市場的情況而言,今後10到15年內都無法進行這樣大規模的投資。"

彼得說,如果將這些核反應堆的安全標準按照今天的要求進行更新,比如增加防範飛機墜毀衝撞的安全措施等,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這樣每個機組就會達到30至40億歐元。

Schweiz Atomkraftwerk Mühleberg
瑞士姆棱貝克核電站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Keystone/A. della Bella

正是因為對老舊反應堆的維護已經是賠錢買賣,所以,越來越多的核電站已經停止營運。核能狀況報告的發行人麥克‧施奈德(Mycle Snyder)表示:"我們看到,在美國已經有一些核電站處於經濟原因被關閉。而在瑞士,經濟壓力也越來越大,以至於姆棱貝格核電站將於2019年停止營運。在瑞典,2020年之前,將關閉總共10個核反應堆中的四個,這比原定計劃提前了很多。"

核能工業的後續費用將會給相關企業、納稅人以及子孫後代帶來沉重的負擔。歐盟委員會在其最新的報告中指出,截至2050年,核能工業將耗資2680億歐元。而歐洲議會的綠黨代表團更認為這筆費用高達4850億歐元。歐盟的數據顯示,電力工業目前為此目的籌備的資金卻只有大約1500億歐元。

Belgien Demo Tihange Atomkraftwerk
比利時民眾抗議核能發電圖片來源: DW/G. Rueter

核電事故的風險與日俱增

老舊核電設備暗藏的風險,讓民眾和政治家們越來越擔憂。這些設備故障頻發,沒有防範飛機墜毀事故的安全措施,也隨時可能成為恐怖襲擊的目標。除此之外,故障,疏忽以及核能工業中安全意識薄弱的問題也非常令人不安。

對老久核設施的改造也差強人意。德國環境及自然保護協會委託女物理學家奧達‧貝克(Oda Becker)對德國原子能電站的安全狀況進行調研。澳達在調研報告中指出,在設備更新方面,"首先考慮的是經濟因素。當務之急是要改變這種觀念,需要保護的民眾的安全,而不是原子能電站經營者的經濟利益。"

綠色和平組織前不久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45歲以上德國人當中85%的人認為,歐洲完全有可能發生類似於車諾比的核災難。綠色和平組織的托比亞斯‧明興邁耶爾(Tobias Münchmeyer)說,"人們非常清楚,德國及周邊國家的核電站存在大量隱患。"

越來越多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員要求暫停或徹底關閉歐洲老舊的核設施,並跨國展開核設施的安全檢查。此外,鄰國一些邊境地區的城市也希望聯合起來,迫使當局關閉核電站,以保護民眾的安全。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