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抄後路入美

2014年5月30日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用鐵路將東方的俄羅斯和西方的美國連在一起這個宏大的項目看起來絕不能像是發展援助,否則這個項目將無法成行。

https://p.dw.com/p/1C9Zr
Transsibirische Eisenbah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和俄羅斯剛簽署了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合同,西方就開始擔憂新東方陣營的形成。其實尚不至如此。俄羅斯總統普丁不過是想在中國和歐洲之間可以有所選擇。畢竟天然氣供應一事早在西方因烏克蘭危機威脅制裁俄羅斯之前的十多年就開始談了。而現在中國成為這筆交易的真正贏家,從俄羅斯在歐洲遭削弱中獲利,用較低的價格完成了談判。

如今,進行更大膽項目的時機來了:所以中國媒體剛好在這些天報導一個巨型基礎設施項目--從北京經過俄羅斯東部港口城市海參崴延伸至美國的鐵路-也絕非偶然。該項目只有在莫斯科的支持下才能實現,但是它對中國和俄羅斯都有益處。在西方,人們很快就一致認為,這樣的項目不可行,中國人更絕對辦不成。事實上,恰恰相反:能辦成此事的只有中國人。

只有中國人,有錢進行這個項目。這個項目的瓶頸在於普丁。普丁喜歡向西方遙望,他覺得那裡是他的家,而不是在後院。西伯利亞感覺自己被忽視是有道理的。如果西伯利亞隸屬中國,中國早就說服大眾在那裡建廠了。然而只要俄羅斯經濟還能踉蹌著走,普丁的顧慮就在其它地方。

China Wladimir Putin und Xi Jinping 21.05.2014
圖片來源: Reuters

另外,跨西伯利亞大鐵路不僅是上世紀的一個想法。這樣一條鐵路帶來的繁榮將更多在鐵路兩端,而不是鐵路穿過的那個國家。即使是普丁,也沒有錢和實力在鐵路沿線建城鎮。那麼搬到那裡的將會是哪些人呢?中國是不缺人的。這也正是普丁猶豫的原因。中國可以利用這個項目,漸漸地向俄羅斯東海岸遷民,就和在泰國和越南一樣。

因此儘管中國講得很誘人,普丁還是在猶豫。剛去過中國的他,計劃今年8月在南京青奧會召開時再次出訪中國。錢不是問題,俄羅斯不是第一個中國人在那裡出錢修鐵路的國家。肯亞剛剛確定修建連接首都奈洛比和東非最重要港口城市蒙巴薩、長達600公里的鐵路線。在阿根廷,中國人也幫助建造新的鐵路線。在那裡,他們可以展示在自己家鄉積累的經驗。兩年前中國建成的世界最長的高速鐵路--從北京到廣州有2300公里,坐高鐵只需要短短8小時。

Frank Sieren Kolumnist Handelsblatt Bestseller Autor China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圖片來源: Frank Sieren

沿著這條13000公里的高速鐵路線,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列車只需兩天時間就可以到達美國。計劃通過(連接俄羅斯最東端和美國阿拉斯加州的)白令海峽、全長200公里的海下隧道將是法國與英國間隧道距離的四倍。而這再也嚇不倒中國的工程師們。不僅是生活在海參崴的人们一天就可以抵達中國或者美國。貨物也是如此,俄羅斯的原材料也是如此。當你們還在為一個小島(克裡米亞)使勁、打冷戰牌的時候,我們已經讓世界繼續前進了。

唯一的問題是:普丁不是某個第三世界國家的總統,會心甘情願、感激涕零地為中國人打開國門,毫無怨言地提供自己的原材料作為回報。普丁可能是務實的。然而俄羅斯那搖擺的民族自豪感可不務實。普丁必須要提防這一點。他思考越久,就越覺得這場游戲冒險。北京最後可能採取普丁在克裡米亞問題上的論調:如果中國自己的民眾有難,就必須幫助身處俄羅斯的他們。

因此中國人想去北京,近期恐怕還得坐飛機。而海參崴则仍是欲望終點站。

弗朗克‧澤林(Frank Sieren)是德國之聲的中國特約記者,已經在北京生活了20年。

編譯:萬方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