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雀斑與文化自信

達揚(摘編)
2019年2月21日

並非所有中國企業都甘心充當政府的間諜。《南德意志報》評論認為,不加區分地限制中國私營企業,反而會強化中國的專制政權。《新蘇黎世報》則關注了Zara廣告所引起的有關審美標準和文化自信的討論。

https://p.dw.com/p/3DnnU
Screenshot Weibo - Zara Werbung
Zara的這則廣告在中國引發「辱華」爭論圖片來源: weibo/ZARA

(德國之聲中文網)圍繞孟晚舟事件和華為可信度的討論越來越激烈。而這場爭論的大背景則是中國政府日益明顯的專制化發展及其對經濟的操控。有人因此得出結論,認為中國企業都是支持並同政府合作的,企業獨立性和政府的界限已經不復存在。還有人指責,中國政府扶持本國企業的同時,又強迫外國企業轉讓核心技術並侵犯其智慧財產權。《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稱,並非所有的中國企業都是政府的傀儡,西方世界應當學會甄別和區分對待。這篇題為《紅色的不同光譜》的評論寫道:

"上述指責絕非空穴來風,但卻流於泛泛。中國政府同工商屆的關係往往在西方被誤解。而更為嚴重的是,這種一概而論的作法,往往效果適得其反,使那些本應加以遏制的勢力得到強化。

表面上看起來,中國政府和私營企業所追求的利益是類似的,他們希望共同實現中國崛起和成為技術強國的目標。有些企業甚至自稱'紅色企業',並宣稱會在企業內部貫徹黨的精神。很多企業家甚至進入黨和政府的不同領導層面。其中包括中央及地方的政協機構。

延伸閱讀:「華為法」:德國亡羊補牢猶未晚?

九十年代初期開始,原本屬於工農政黨的中共開始努力靠近商界人士,以提升他們對黨國體制的效忠程度。很多企業家加入了黨組織。黨招攬私營企業家的行動成效顯著,其實也不足為怪。同黨和政府搞好關係符合企業的利益。其他姑且不論,畢竟中國政府是最重要的招標方。"

China Huawei 5G Netz
《南德意志報》:不加區分的限制中國企業,有可能會強化專制政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S. Fan

作者認為,有鑑於此,西方政府確實應到保持高度警覺。為敏感設施提供零件和資金的企業必須闡明它同中國政府間的關係以及股權關係。德國政府部門進行評判時,還應聽取專家意見,以免被流言蜚語所左右。提高透明度實屬必要。但各方也不應忘記,在中國,政府和私營企業間存在著種種矛盾。私營企業並不具備和國有企業平等的地位。評論寫道:

"去過中國的人都會發現,中國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造價高昂、頗有爭議的工程項目,最後以慘敗告終的不在少數。究其原因,這些項目的決策往往是基於政商關係,而不是通過公開競爭而選出的最佳方案。同世界上大多數政府一樣,中國政府也不是創新精神的最佳倡導者,因為它受到特定利益集團的制約。中國最成功的創新項目中,來自私營領域的佔據了絕大多數。有些創新項目得到了政府的資助,但大多數情況下並非如此。

有鑑於此,必須對中國政府和經濟界的關係進行批評性的分析。一概而論地認定,所有私營企業都是對政府俯首聽命的奸細,則顯示是錯誤的。因中國政府越來越專制,而去懲罰該國的私營企業,不加區分地禁止它們進入西方市場,則只會削弱中國的私營經濟,從而間接強化北京的專制政權。"

近年來,西方品牌在進軍中國市場的過程中,不斷爆出"辱華"事件。前不久,西班牙時裝品牌因其廣告中出現了"滿臉雀斑的中國模特兒",再次引起軒然大波。《新蘇黎世》以《小心雀斑》為題,介紹了該事件的來龍去脈。

"這是何等愚蠢的行為!這是對中國何等嚴重的侮辱!據《南華早報》報導,西班牙時裝品牌Zara的一則口紅廣告用了一名長有雀斑的中國女模。於是引發了中国社群網站中有關審美觀和西方對華態度的激烈討論。

中國女性的審美觀中是決不允許出現雀斑的,她們的皮膚必須潔白無瑕。因此,具有美白效果的護膚品很受歡迎。BeautyCam等修圖App也很受歡迎,這類App能夠自動對臉部進行美化處理,眼睛變大,鼻子挺拔。"延伸閱讀:Zara「辱華」?中國官媒:太敏感

而來自西班牙的時裝品牌偏偏選擇一名長滿雀斑的中國女模為其產品作廣告,自然在中國網路引發軒然大波,有人認為這是該公司在有意醜化中國女性,乃至侮辱中國。最終官方媒體出面表態:

"甚至黨媒也介入了討論。《中國日報》的一篇評論提出質疑稱,那些Zara廣告的批評者們恐怕會拒絕一切他們所不能理解事情。'黨組織要求國家領導要具備文化自信,而寬容正是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