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哈貝克為什麼挑釁中國?

2023年8月21日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計劃出台新法規,加強對中國入股德國企業的審核。這樣的強硬會不會惹怒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人們是否過度高估了中國經濟對於德國的重要性?

https://p.dw.com/p/4VPbL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圖片來源: Boris Roessler/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新近宣佈的計劃旨在加強對中國企業在德國投資的監管和審核。今年6月份,持續了兩年之久的中遠集團入股漢堡港貨櫃码頭的交易案才最終塵埃落定。而在此前的5月份,這位來自綠黨的經濟部長還呼籲對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進行監管,這遭到了德國商界代表和部分經濟部官員的反對。

《柏林日報》(Berliner Zeitung)經濟編輯Simon Zeise撰文提出疑問:中國畢竟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哈貝克的做法是不是有些強硬過頭了呢?「北京可能會出台反制措施,讓德國企業在中國投資變得更加艱難。德國工業企業今年第二季度總產量的超過7%都銷往了中國。如果中國業務出現崩盤,這對於面對蕭條困境的的過來說,只能是雪上加霜。」

不過接著作者筆鋒一轉,援引貝倫貝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施密丁(Holger Schmieding)的分析指出:人們不應該過分高估中國經濟對於德國的重要性

這位經濟學家在貝倫貝格銀行最新的一份分析報告中指出,雖然包括汽車製造業在內的一些德國經濟產業,從銷售額和利潤的角度來看,確實對中國市場具有依賴性。但是這種依賴關係也不應該被過分高估:「這些德國企業在中國雇傭工人,用中國的投入在中國組裝汽車,並且銷售給中國顧客,這樣產生的利潤對於德國經濟本身來說並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文章接著分析指出,這部分利潤的意義只在於它的一部分在匯回總部之後,可以用於在(德國)國內支付薪水以及少部分股東的股息分紅,僅此而已。

總體上講,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光輝時代已經過去——這是貝倫貝格銀行這份分析報告得出的結論。烏克蘭戰爭造成的全球經濟扭曲反而可能給德國企業帶來更多商機。《柏林日報》的文章最後總結道:「看起來哈貝克也有類似的盤算。」

是什麼拖累了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增長乏力,成為德語媒體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注的焦點。《法蘭克福匯報》發表長篇分析文章,試圖探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所面臨的問題。作者Gustav Theile和Alexander Wulfers指出,目前在經濟學界存在兩大觀點陣營,其分析切入角度截然不同。

其中一派觀點認為問題主要在政治層面,也就是說習近平領導的中共採取威權路線,使得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加。「習先是大力反腐,然後又整治科技企業和房地產業。這些舉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和日常生活沒什麼關係,很多人甚至還會抱有好感。然而隨著僵硬的防疫政策的執行,人們意識到,國家機器可是可以毫不留情地對自己下手。」

這種觀點在西方以及那些對習近平持批評態度的中國人當中頗受歡迎。「按照這種觀點,在北京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罪魁禍首。而中國崛起所帶來的一些意識形態上令人不安的問題,都可以由此得到滿意的回答:威權政體最終都會自掘墳墓,走向失敗。」

另一種解釋中國經濟困境的模式則不從政治角度入手,而是從經濟角度來審視: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很多年來一方面依靠出口來推動,另一方面則依靠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行業的繁榮。「在這種分析模型之下,是國家確保了高儲蓄率和高投資率,促進了鐵路、機場、高速公路和房地產項目的快速建設。15年前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之後,中國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了將近6000億美元。」

那麼究竟哪一派觀點能更好地解釋當下中國經濟的症結所在呢?文章指出,也許應該將兩種思路結合起來。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首席經濟學家曾林(Max Zenglein)認為,最晚在2017年人們就清楚地看到,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是缺乏可持續性的。出於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原因,國內消費出現疲軟。而中國政府也不再公佈有關消費者信心以及青年失業率的統計數據,因為這些方面的表現都遠不如疫情之前。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