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G7 峰會 中國在哪兒?

任琛(摘編)2015年6月9日

在G7閉幕之際,德國《商報》(Handelsblatt)發表文章關注中國面對G7集團,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該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讓由美國、中國和歐盟組成的「G3」替代已經「過時」的G7。

https://p.dw.com/p/1Fe7I
G7 Runder Tisch Angela Merkel Barack Obama Francois Hollande
圖片來源: Reuters/M. Rehl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商報》在G7峰會召開期間推出了一個系列評論專欄,邀請7名特約評論員各自發表一篇對於本屆G7峰會的看法。柏林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塞爾‧弗雷茲策爾(Marcel Fratzscher)認為,G7集團已經過時。應該讓由美國、中國和歐盟組成的G3集團來代替G7。他發出呼籲:G7不能再把中國排除在外。

弗雷茲策爾在評論文章的開頭寫道:"被給予厚望的埃爾茂(Elmau)G7峰會再一次讓人失望。擺在我們眼前的問題是,G7是否依然是一個必要的機構。因為如今全球的經濟、金融和政治格局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與70年代G7成立時的情況截然不同。當年它的目標是,改善全球經濟政治領域的合作。"

為什麼沒有中國?

文章繼續寫道:"關於此次將俄羅斯排除在G7以外的討論已經有很多。但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國沒有參與其中。中國從經濟、金融和政治意義上來說,已經遠遠的超越了俄羅斯。中國越來越多的不僅僅是亞洲的主導型區域強國。這個國家馬上就要在國民經濟總產值上超過美國。它已經是全球出口冠軍,在許多市場中扮演著核心的角色。"

柏林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塞爾‧弗雷茲策爾認為:"發達國家費盡心思,試圖想要在全球性機構中限制並削弱中國所扮演角色的做法是一個極大的錯誤。這個國家不僅僅被G7 排除在外。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表決權有4%。與此相對照的是,歐盟28國擁有超過30%的表決權。歐洲和美國嘗試限制中國在世界政治上的影響力時,得到的結果卻恰恰相反。中國政府在達成雙邊貿易、貨物和金融合作協議方面非常成功。人民幣已經比日元更重要,變成了亞洲的主導貨幣。與其在全球金融機構中扮演二線成員的角色,中國更願意自己成立一系列新設機構,比如說如今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Peking AIIB Entwicklungsbank Gründung Zeremonie Memorandum
亞投行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另設爐灶」的標誌之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pa/T. Yajima

"G7已經過時"

經濟學家弗雷茲策爾總結稱, 如今的G7已經過時。應該讓由美國、中國和歐盟組成的G3 取而代之。這對歐洲來說是件好事,因為共同的會員國身份能夠迫使歐盟各國更加緊密的合作,並以此最終加強歐洲的全球影響力。這對於國際社會來說也是件好事。

在勾繪G3 的藍圖時,這位作者指出:"G3將能夠迫使中國在全球範圍內承擔起更多經濟和政治上的責任。這會重新平衡政策設計的格局,改善全球目前在經濟政策上急需的協調性。"

"亞洲不再接受西方政客的教導"

《新德意志報》(Neues Deutschland)則於本周二(6月9日)刊登了印度政治主題作家米舍爾(Pankaj Mishra)的評論文章,題為:"亞洲不再接受西方政客的教導"(Asien akzeptiert nicht mehr die Belehrungen westlicher Politiker)。

談及中國如今在亞洲地區的地位,作者寫道:"確實,新的經濟實力已經讓中國再次成為這一區域中的核心角色。但這對於中國幾千年的大國歷史來說,只是彈指一揮間。幾百年前,中國就已經向鄰國輸出文化。想繞過它是不行的。如今,新的民族主義國家登場,最關鍵的問題是:重新崛起的中國在面對它們時,將走向何方?您認為,一個民主的中國能夠提高避免與鄰國爆發衝突的幾率嗎?不少人相信,每個中國人在經濟上的自由早晚會自動導致中國完成民主轉型。這種假設很誘人,但自由的市場不是民主的保障。我們一味強調中國應該視歐洲為榜樣也無法解釋中國今天和明天會發生的事情。自由民主環境下催生的社會和經濟條件非常特殊,無法輕易複製。"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