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電影人在中國舉步維艱

2010年5月2日

中國對德國製片人來說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國家。那裡有許多題材值得被搬上銀幕,德國觀眾也一定會它們產生興趣。但在中國拍片絕非易事,會因此遇到許多麻煩。電影審查,拍片審批加之德中劇組人員間存在的文化差異,不僅費錢,也很耗神。

https://p.dw.com/p/NARt
中外影片大戰中國市場圖片來源: AP

凶手是一名中國人--至少在瑞典著名作家賀寧‧曼凱爾(Henning Mankell)的小說《中國人》裡是這樣安排的。這部重點披露中國腐敗和濫用職權惡習的小說目前正被德國黃鳥(Yellow Bird)製片公司拍成電影。儘管小說情節的絕大部分發生在北京,但製片人決定,在台灣拍攝這部電影。製片人奧利弗‧申德勒(Oliver Schündler)解釋說,影片中批評中國政府的內容以及中國官方的電影審查機制很可能會成為影響製片公司獲得在中國拍片許可的一大障礙。他表示:「即便我們在中國提出的拍片申請獲得批准,也不意味著就萬事大吉,拍片許可隨時有可能被撤回,所以我們作出了另外的選擇。」

Buchcover Henning Mankell Der Chinese
賀寧‧曼凱爾(Henning Mankell)的小說《中國人》德語版封面


與中方同行合作 開闢中國市場

對德國製片人來說,很難在中國將製作完畢的影片投入市場,因為中國每年只允許放映20部國外影片。由製片公司美琪(Majestic)參與拍攝的影片《拉貝日記》講述的是德國人拉貝幫助中國人的故事。他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為20多萬中國人提供保護,使他們擺脫日軍的虐殺和殘害。由於該片是與中國華誼兄弟公司共同拍攝製作的,所以它得以被作為中國電影,進入影院。 《拉貝日記》製片人之一赫爾曼(Benjamin Hermann)尤其對拍片過程中遇到的語言障礙記憶猶新。它影響了拍片的速度,也因此延長了原定的製作時間。赫爾曼認為,最困難的是前期準備工作,他說: "事實上,我們進行了長達一年的游說工作,非常困難,尤其是我們很難直接找到決策人,跟他們交涉。決定是否允許我們拍片的有很多人,在不同的重要崗位,對我們來說,那裡的官僚機構實在是太複雜,根本就看不透。"

Deutschland China Film Ulrich Tukur dreht John Rabe in China
電影《拉貝日記》的劇照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Majestic Filmverleih / Tomoko Kikuchi

影片拉貝日記取得了成功,票房也很可觀。所以事後,赫爾曼對在中國的工作還是滿意的。儘管如此,他表示,如果再次拍片的話,他會改變一些做法:"我們一定會將拍攝過程分開進行,一部分在攝影棚裡完成,一部份在室外拍攝。我們可以在歐洲或是德國可以控制的條件下完成攝影棚裡的拍攝。"

拍攝記錄片更加不易

希望在中國拍攝記錄片的製片人遇到的困難就更大。2002年,拉爾夫‧昆克(Ralph Quinke)曾在中國拍攝了一部反映文革的電影。製片小組從一開始就知道,文革是一個非常棘手的政治題材,所以無望獲得拍片批准。昆克回憶說,那時,他們只好使用小型攝影機,進行秘密拍攝:"我們主要在有很多遊客的地方秘密拍攝,比如在北京的紫禁城或是上海的外灘一帶。因為我們在那裡不顯眼。我們只帶了簡易的三腳架,我們看起來就像是普通遊客一樣。 "

Pressefoto zu Bildband Roter Nachrichtensoldat
拍攝「文革」題材的電影比較棘手圖片來源: Li Zhensheng/CONTACT Press Images


然而在中國的工作並非一帆風順。他回憶道: "有一次,我們被人發現了,只得接受查問。問話時間持續了一個小時,之後我們才被放了出來。當然,他們沒有沒收我們相機和軟片。"

幸虧一名中方攝制組的成員說服有關當局相信他們是普通遊客,所以那次拘捕事件才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作者:Christpph Ricking/祝紅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