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廖亦武德國獲獎,中國不高興

2012年10月16日

日前流亡德國的異議作家廖亦武獲頒德國人文最高獎——書業和平獎,他的致詞主題為「這個帝國必須分裂」;16日,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發出稱廖亦武的精神出了問題,並連帶譏諷德國總統高克及授獎單位。

https://p.dw.com/p/16Ql5
Bundespräsident Joachim Gauck (r) sitzt am 14.10.2012 in der Paulskirche in Frankfurt am Main (Hessen) während der Verleihung des Friedenspreises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 neben dem chinesischen Preisträger Liao Yiwu. Der politisch verfolgte Schriftsteller war im vergangenen Jahr aus China nach Deutschland ins Exil geflüchtet. Der renommierte Friedenspreis wird seit 1950 zum Abschluss der Buchmesse vergeben und ist mit 25 000 Euro dotiert. Foto: Arne Dedert/dp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10月14日,在德國具有政治象徵符號意義的聖保羅教堂,流亡德國的異議作家廖亦武獲頒2012年度書業和平獎,德國總統高克(Joachim Gauck)、聯邦議會議長拉默特(Norbert Lammert)等出席了該活動。

該獎肯定廖亦武通過有力的語言和無畏精神,來為中國社會"沉默的大多數"和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群體發聲及進行"時代見證"。評委會也認為廖亦武及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人類尊嚴、自由和民主的精神,這也是該獎自1950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給中國作家。

廖亦武在當天的致詞主題為"這個帝國必須分裂",演說以"六四天安門大屠殺"中最小的死難者呂鵬開始,講述歷史上的中國統治者及今天的中共執政者,以統一為名,剝奪國民權利;演說也指目前中共政權下的中國"帝國的價值系統已經崩潰,維持它的僅剩下利益的勾結。可是這種利益的邪惡鏈條盤根錯節,令經濟全球化的自由世界一時束手無策,因此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Chi1610 Liao Yiwu - MP3-Mono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教授、漢學家庫納(Hans Kühner)在與德國之聲交流時表示,廖亦武成為近年第一位明確提出"分裂"概念的中國知識分子,相比較其他的政府批評者更為徹底,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南德意志報》就發表評論:"廖亦武的講話足以讓當局打顫。"

10月16日,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發表題為"海外異見者需有走出仇恨的精神力量"的評論,稱廖亦武的發言"非常極端",讓人懷疑"他的精神出了問題,即使不是,他的判斷力和情緒自控力也一 定與正常人有偏差。",文章還連帶狠批在場政要和參與者:"那些在場的德國人、包括總統高克,難道不為獲獎者歇斯底里的講話感到臉紅嗎?"。

文章還宣稱包括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尚不能影響中國,所以德國給予廖亦武的書業和平獎,並不會對中國產生影響。就此有中國網友留言"強烈要求全文刊登廖亦武的致詞。",早前該報就莫言獲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曾評價 "這一次諾貝爾文學獎真正像文學獎"。

Chinese writer Liao Yiwu acknowledges applause from the audience as he receives the 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 during a ceremony in Frankfurt October 14, 2012. TREUTERS/Kai Pfaffenbach (GERMANY - Tags: SOCIETY)
廖亦武在德國書業和平獎頒獎儀式上圖片來源: Reuters

高克:但願每個人找回價值觀、家園

德國書業和平獎頒獎當天,德國電視台全程直播此次活動,電視的特寫鏡頭中,高克眼泛淚光,據廖亦武向德國之聲介紹,作為來自東德的一位人權活動家和政治家,高克能夠充分瞭解他的演講中傳遞的價值。而這也正是被德國書業協會所看中的關於人的尊嚴、自由的價值。

在頒獎儀式的後續活動中,高克發表了二十分多鐘的講話:"他再次強調了普世價值和歷史的反省,也回顧了他原來所在的東德的歷史,當我唱起'天安門母親'這首歌時,教堂的鐘聲正好鳴響,他說鐘聲和我的歌聲、轉經缽聲融匯在一起,但願每個人都能找回價值觀,找回家園。他的價值觀顯得很清楚。"

"對中國已被污染的價值觀作一次澄清"

廖亦武也向德國之聲表示,在他的致詞中提及春秋時中國曾有70多個小國家,在歷史的分分合合中,一直走到今日的獨裁政體,一個作家目光所及處是底層民眾最真實的生活也有扭曲的中國價值在世界範圍內對彌足珍貴的關於人的尊嚴、人性、自由等價值的摧毀現狀,為此他選擇對這種價值作一次清醒的澄清。

廖亦武說:"分裂是一個自然而然的言論,從歷史文化傳統上我已經認識的特別清楚,這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且現在這麼大的獨裁政體,它當然是對全世界形成威脅,如果它解體了,分成若干小份,就不會對全世界形成威脅了,就前蘇聯來看,也是分成若干小份,要麼全世界都會感受它的威脅性。現在之所以西藏地區頻頻發生自焚,就是那種大一統的思維,如果想獨裁就只有北京獨裁好了,何必要硬綁在一起,大一統是萬惡和邪惡之源,這世界最大的威脅就是大一統,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人口,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無外乎就是尋求一個解決之道,我們做的工作始終是在澄清價值,我們心裡的價值到底是怎樣的。"

ACHTUNG: SCHLECHTE QUALITÄT Chinese writer Mo Yan (L) talks to the media during a news conference in his hometown Gaomi, Shandong province October 11, 2012. Mo won the 2012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on Thursday for works which the awarding committee said had qualities of "hallucinatory realism". REUTERS/China Daily (CHINA - Tags: SOCIETY PROFILE ENTERTAINMENT) CHINA OUT. NO COMMERCIAL OR EDITORIAL SALES IN CHINA
莫言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圖片來源: Reuters

"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莫言,分明是價值混亂。"

對於《環球時報》此番對諾貝爾文學獎的褒揚,和對德國書業和平獎及他本人的貶低,廖亦武表示這個官媒所言不能替代讀者和公眾的判斷,他的書從中文到其他譯本,在作家與讀者之間,不是通過表層的故事,而是通過一種在中國漸漸缺失的價值進行聯結。

廖亦武回顧兩年前,他正在德國訪問,獲悉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感覺世界彷彿正在打開一扇窗口,有陽光似乎要照進"黑暗中的中國",廖亦武選擇了帶著"希望"選擇回國,其後遭遇長時間的監控,他選擇了流亡德國。在劉曉波獲獎兩年後,同樣的地方,他聽到諾貝爾獎的名單裡再次出現了中國人的名字莫言,只是這次他失望了:"抄老毛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的人獲獎,分明是價值混亂,他的作品中煽動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正是當前大忌,這種民族主義剛好是助長了獨裁,(諾貝爾獎)好像是在搞某種平衡,兩年前披露了一個邪惡大國,兩年後又要進行彌補。"

作者:吳雨

責編: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