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就業市場低迷 催生中國新一代「全職子女」

2023年9月17日

今年六月,中國16至24歲年齡段的年輕人當中,失業率高達創紀錄的21.3%。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畢業就意味著失業,由於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回家啃老做「全職子女」的人也越來越多。

https://p.dw.com/p/4WI63
China | Job-Messe in Qingzhou
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王瑪麗大學畢業後,第一次來到深圳,她本想在這裡幹一番事業。然而職業生涯並不順利,現在的王瑪麗已經返回東北老家同父母生活在一起。現在中國的青年失業率達到創紀錄的20%以上,疫情後低迷的就業市場已經令很多年輕人的職業抱負至少暫時化為了泡影。

去年十二月,王瑪麗被一家游戲公司解聘後回到了老家。在中國,像她這樣因找不到體面工作而返回家鄉的年輕人可能多達1600萬。由於擔心接受外媒採訪會影響她將來的就業機會,王瑪麗要求使用化名。

在深圳求職半年一無所獲,現年29歲的王瑪麗做了一件她以前無法想像的事情:她請求父母允許她回家去住。現在,她每天的生活就是追劇和學習日語,因為她準備去日本讀個碩士學位。

成年子女搬回父母家同住,並不是一個中國獨有的現象,事實上,在中國,幾代同堂共同生活的大家庭相當普遍。但是,中國年輕人正在經歷過去幾十年來就嚴重的就業困境,而他們當中很多人之所以選擇同父母同住,完全是出於無奈。

今年六月,16至24歲年齡段的年輕人當中,失業率高達創紀錄的21.3%。七月開始,政府宣佈將不再發布就業市場數據, 於是有人猜測失業數據之高已經到了影響政局穩定的程度。

今年七月,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張丹丹在財新網撰文指出,如果將所謂"全職成年子女"也納入失業統計,那麼實際失業率將飆升至官方數據的兩倍,而這才更接近實際的失業率。張丹丹拒絕了美聯社的採訪請求,北大微訊號也刪除了她的文章。

焦慮、失望和困惑

對於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失業問題非常棘手,而疫情後遲緩的經濟復甦以及房地產市場的低迷,更使就業市場雪上加霜。中國官方公佈的城鎮總體失業率為5.3%,但其中年輕人的佔比極高。過去兩年當中,政府對高科技和教培行業採取了嚴厲的整治措施,而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恰恰是這兩個行業的主力軍。政府的整治措施最終導致了大量年輕人失業下崗。

農業和建築行業雖然缺乏勞動力,但多數大學畢業生還是更傾向於從事對體力要求不高的白領工作。智聯招聘發布的一項調研顯示,今年大學畢業生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希望在科技領域找份工作。德國馬普社會人類研究所所長項飈表示:"工作機會是有的,但這些工作機會的品質並不高。對於那些接受過良好教育、生活在富裕年代的獨生子女來說,這類工作很難被接受。"

項飈表示,長期以來,就業市場擁有充足的優質工作崗位一直是共產黨同年輕人社會契約的一個重要支柱。而當前工作機會的短缺也削弱了共產黨的一貫主張,即中國強大的經濟活力是中國政治模式優於西方民主國家的證明。

目前尚沒有跡象顯示,失業問題已引起中國嚴重的政治動蕩。不過,去年年底,當局嚴苛的"清零政策"曾引發全國範圍的抗議浪潮,這也是過去三十年來,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最直接的一次挑戰。

去年11月出台的一份官方報告指出,"大學生當中日益蔓延的焦慮、失望和困惑情緒"有可能會動搖人們對中國經濟未來前景的信心。而共產黨則以慣常的做法激勵年輕一代,今年六月,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敦促年輕人要用"吃苦耐勞的精神,建設中國的美好未來。"今年早些時候,共青團中央也呼籲大學生"擼起袖子",從事體力勞動。

「望子成龍」的父母也在改變心態

項飈表示,但"全職子女"們並不願意去吃苦,他們寧可依賴父母積累的財富熬過當前的就業困境,或者休養生息,或者準備公務員考試和研究生考試。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鄭木(音)表示,這種趨勢也反映了中國父母心態的變化,他們過去一味追求孩子事業有成,但現在更注重孩子的情感健康,尤其當孩子遭遇困境的時候。經過過去幾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很多家長已經具備了為孩子們提供更多支持的經濟實力。

桂曉茹(音)的情況就很說明問題,大學畢業後,她拒絕了一份在小城市當教師的工作,因為她希望能到大城市找到一份薪資更好的工作。求職失敗後,她現在只好返回老家四川綿陽,在父母家中準備公務員考試。她負責做晚飯和出門採購,父母則每月給她兩千元生活費,讓她能夠安心準備考試。

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畢業就意味著失業。圖為鄭州大學的一次招聘活動現場。
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畢業就意味著失業。圖為鄭州大學的一次招聘活動現場。圖片來源: Avalon.red/Imago Images

桂曉茹也很清楚,這樣的生活絕不是長久之計,但目前一家人倒也能和睦相處。她說:"我認為和父母一起生活很正常,但也不可能永遠都這樣。

社媒上,有很多"全職子女"會分享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們當中有些人會幫著父母做一些家務,比如打掃衞生、洗衣做飯和出門購物,而父母則會按月給他們支付一定的報酬。

現年21歲的王思年(音)來自新疆博樂,今年四月在加拿大大學畢業後,他回到了父母家中。他每天都會在社交平台"小紅書"上發送他的日常生活:擦洗廚房、拖地板、熨衣服以及出門購物,來掙父母給的生活費。不過,同多數"全職子女"一樣,做家務掙生活費當然不是長久之計,今年七月,王思年已經返回加拿大去讀碩士了。

曾在游戲公司就職的王瑪麗表示,她的主要任務是哄父母開心,作為回報,父母則會定期給她生活費。她表示,當前這種慢節奏的生活讓她很開心,也有更多時間思考人生。她說:"我再也不想像以前那樣生活了,一切精力都投入工作,完全沒有私生活,其實我當時完全不清楚,為什麼要這樣拚命工作。"

(美聯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