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部落格大賽評委毛向輝

2012年2月16日

德國之聲部落格大賽針對社群網站有怎樣的獎項?中文評委毛向輝對於最佳部落格又有怎樣的理解?

https://p.dw.com/p/143zK
Das Bild zeigt den chinesischen Bloggerexperten Isaac Mao. Quelle: Flickr.com, Autor: Christopher Adams, Creative Commons Lizenz: Namensnennung 2.0
德國之聲部落格大賽評委毛向輝圖片來源: cc-Christopher Adams 2.0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之聲:首先想請您評價一下中國部落格圈、包括社群網站的發展。

毛向輝:我很榮幸在做評選的工作,因為全球來看,social media去年一整年的发展非常有戲劇性。因為許多地方透過社群網站,已經帶來一些實質性的變化,包括政治、社會。還有商業性的一些投入,比如Facebook上市。但是部落格是所有這些社群網站的起源,大概已經有10年的过程。這也催生了全球大約10億人在社群網站上,超過2億人在寫各種形式的部落格。

chi1502 interview Isaac Mao - MP3-Mono

所以我們繼續下去這個部落格大賽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正好反映了這些變化的潛在訊號。雖然是文字的,但是可以顯示社會的一些動向。未來幾年,如果我們對social media進行更細致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商業、社會、政治的動向。甚至媒體整個的格局都會發生變化。因為以前媒體是報導事件,以後的媒體可能是分析事件的起因、源頭。可能會給媒體帶來很大的衝擊。

德國之聲:您谈到社群網站,德國之聲部落格大赛也设有一個社群網站-社會運動獎,用於表彰以社群網站為平台推動的社會運動。在中國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嗎?

毛向輝:最近最明顯的就是烏坎事件。廣東烏坎這個村子,年轻人也好,村民也好,他們已經非常好的利用了社群網站,就是在新浪微博也好,在其他一些國內網站也好,雖然中間有很多審查,但是已經很巧妙的進入了公共的視野,變成了一個公共的話題。最終相當於在烏坎的事情上,村民獲得了一定的勝利,至少官方有了妥協,沒有用以往的非常強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所以我們看中國的審查是很嚴格,但其實現在是越來越產生鬆動,因為民眾之間相互的關聯越來越多了。他們不再能把禁忌的話題定義得那麼清楚,比如說A是敏感話題,或者B是敏感話題。因為在他真正爆發之前,審查者是很難去把它定義為敏感、或不敏感。所以在中國,我覺得也是有很大的潛力可以去發掘。

另外最近像韓寒,還有像民主自由、人權定義的一些討論,都引發公眾用一種社會性的方式去討論這個話題。這在以往的傳統媒體中,其實是相當難以發生的。

Pressegespräch "The BOBs", 2011, im Funkhaus in Bonn mit Kristin Zeier, Leiterin Abteilung "Hintergrund Englisch" der DW (Zweite von rechts), und den Jury-Mitgliedern Erik Hersman (ganz links), Amira Al Husseini aus Bahrein und Isaac Mao (China).
第七屆德國之聲部落格大賽新聞發布會,評委毛向輝(右一)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您提到韓寒,他的這幾篇談論民主自由的文章還是在"傳統"的部落格上發表的。德國之聲部落格大賽目前的多數獎項也都還是針對傳統部落格。對各獎項,大賽有公開的明確的評選標準,不過各語言的部落格圈情況總有不同。作為中文評委,您對候選部落格有怎樣的期待?比如最佳中文部落格這一獎項。

毛向輝:當然我一個人不能決定結果。但我會傾向於那些比較能夠接觸到民眾的實際生活狀態,不是只簡單的談一些道理。我經常閱讀、或者比較喜歡閱讀的是那些給周圍的人帶來一些比較實際的教育,或者用一些實例告訴人們,中國在發生什麼,哪些問題是要去解決的。這些方式呢,不是像過去早期的階段,只是用宣傳的方式,只是用道德倫理的方式,而是用非常多的現實的實例。比如有些作者對比中美一些官員,比如美國大使的出行比較輕便、簡單,與中國的一些官員對比。這特別能推動人們理解中國與世界的差距等,而不是宣講一些道理。

德國之聲:德國之聲部落格大賽是一個國際性的賽事,有11種語言,除最佳中文部落格外,還有對技術部落格、或者影片部落格的跨語種評選。上一屆部落格大賽時,也擔任評委的您曾說過,在這方面中文部落格似乎比較弱。您現在怎麼看?

對,我覺得每个国家有它不同的現時的任務或挑戰。我覺得,中國的民眾整體上對於接受社群網站這樣一些新的形式,還處於啟蒙的階段,比較早期。其實,技術高超與否,不是特別重要。在中國更重要的可能是,大家能先走上線,用比較真實的身份--我說的不是實名制--去表達。然後把自己身邊看到的,或者是對社會事件的一些評價,能夠串連起來。這樣的話能夠形成一些公眾輿論,對社會進程有一些改變。

我覺得這個也是中國現在比較現實的問題。至於技術方面,我覺得可能還是有一些差距。唯一一個可能比較大的變化是,去年以來,中國大陸對"翻牆"有需求的人群是越來越多了。也就是,希望能夠訪問更多的國外網站,尤其是國外的一些影片網站,以及全球的社交網站。他們不希望再侷限於只是跟自己國家的人聯繫,很多人希望跟全球連接起來。所以我覺得,在"翻牆"的技術上,可能有一定的突破吧。

歡迎登陸www.thebobs.com/chinese 獲獎者將獲得前往德國,或贏得下一代iPad的機會!參加推薦和投票的網友將抽獎獲得Kindle Touch!

聯繫方式:bobs.china@dw.de

採訪記者:苗子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