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習普會面面臨的兩大棘手問題

2024年5月16日

今天普丁來京跟以往不同,因為這次旅程涉及到俄羅斯今後的生存問題。俄羅斯的戰爭正是因為中國從一開始就提供的支撐,才堅持打了下來。所以,普丁很希望這種局面能維持下去。

https://p.dw.com/p/4fvSD
China Peking 2024 | Besuch Wladimir Putin | mit Xi Jinping
圖片來源: Sergei Guneyev/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由於自己的經濟表現不佳,不得不對外部環境作進一步的調整和適應。調整的一方面,就是中國對西方國家重啟所謂的魅力外交。習近平不久前對歐洲的訪問,就是這一組成部分。中國想讓西方國家相信,北京是一個在烏克蘭戰爭中立的局外人,這樣,可方便中國繼續兩頭吃。 調整之二,就是貿易方面,採取一切措施,使得中國對西方國家的貿易環境變得更有利,譬如說,保持人民幣對美元的低下的匯率。

同時,為了迴避美國對中國金融業的制裁,寧願暫時犧牲俄羅斯的利益。 調整的最後一方面,而這跟挽救經濟似乎無關,而更涉及中國當局對能源安全的考量,即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投放在一個籃子裡。按照這個原則,中國找出各種藉口,拖延普丁急著向中國運輸天然氣的項目。 總之,上面提到所有的調整對俄羅斯都是不利的。

普丁在擔任第五任總統後第一訪問中國,這一方面體現了他對老朋友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著急的心理。普丁下定決心要讓習近平拋棄猶豫,但普丁也意識到,他的老朋友習近平現在為了把經濟搞上去,在中俄貿易方面有點舉棋不定。這樣,堅定習近平支持俄羅斯的決心,找出對付美國的辦法,就成了普丁這次訪問中國的首要任務。

這體現在他這次到京送給習近平的俄國作家尼古拉‧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小說《怎麼辦?》。據習近平自己說,他在少年時期,即在他15歲在農村時,已經通讀了該小說。說該小說給他很大的鼓舞。而現在,普丁把這本小說作為禮物親自贈送給他,在中國智庫圈內對此有如此的解釋,即希望這次訪問雙方在為今後合作指明方向。

中俄關係:真朋友還是權宜合作?

普丁人馬的暗示

這次普丁去北京訪問,帶的人馬本身就告知了人們,雙方將要談哪些方面的事務。 普丁的隨行人馬包括新任俄羅斯防長別洛烏索夫、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首席執行官格列夫(German Gref),俄羅斯外貿銀行首席執行官克斯丁(Andrei Kostin),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執行長謝琴(Igor Sechin)等。普丁逗留期間,雙方將簽署11份政府間文件,內容涵蓋商業、能源等領域。

尤其要指出的是,普丁新提拔的國防部長,實際上是個忠誠普丁的經濟問題專家,但他在上任之前,已經參與創建並管理了多個俄羅斯國防工業創新和無人機項目。他在最近的講話中已公開表示,要提升俄軍的技術能力和裝備現代化能力。他的上任意味著,俄羅斯將會把工業、技術跟軍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緊密地融合在一起。而為此,俄羅斯現在比以往更需要俄羅斯沒有的晶片、製造設備和其他各種技術。而在俄羅斯所謂好朋友中,唯有中國具備這些能力。

貿易和金融領先

鑑於上述情況,普丁與習近平見面,首先要談的事是貿易以及跟貿易有關的金融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為俄國提供了急需的資金。很多與戰爭有關的物資也從中國運往俄羅斯。去年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挖掘機、卡車、頭盔和無線電設備也大幅增加。這些產品也可能被用於軍事目的。中國挖掘機被發現在前線挖掘戰壕。

近5年,兩國貿易額翻了一番,由2019年的1110億美元,升至去年的2278億美元,去年,俄羅斯武器生產所需的"高優先順序"進口產品中約89%來自中國。而且,企業間超90%的結算以本國貨幣進行。兩國提前超額完成了習近平主席與您共同確立的2000億美元貿易目標。

自去年12月起,美國總統拜登發布行政命令,允許針對與俄羅斯戰爭機器打交道的外國銀行實施"二級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並讓美國財政部將這些銀行排除在美元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之外。美國如此的施壓策略對北京起了作用--至少是表面上的作用。在美國的制裁壓力下,幾家中國銀行已經停止或放緩了與俄羅斯客戶的交易。但"受害"的大部分小商人,給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產品和器材的大產商如國企,是否受到影響,並不清楚。

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 3 月份下降了 15.7%,4 月份下降了 13.5%。美國的所謂的次級制裁似乎產生了效果。另外,今一兩個月來,美國同時也向阿聯酋和土耳其等第三國的銀行施壓,這些國家的許多金融機構也大大限制了與俄羅斯公司的支付交易。

在金融方面,兩國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前後已商定,將越來越多地使用人民幣和盧布進行支付交易,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但考慮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追蹤觀察,除了一部分直接交易之外,普丁很可能會建議習近平在第三國,建立轉賬機制,從而迴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可能的制裁。雙方很可能通過第三國某個小型銀行系統進行 支付。甚至有可能使用信箱公司作為中介,包括來自中亞和海灣國家的信箱公司。中國對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喬治亞的出口最近急劇增加。就很能說明問題。 當然,如此做,交易成本會更高,時間會更長。

普丁尋求深化中俄經濟關係

共同迴避的動機和動力

畢竟早在2022 年 2 月,習近平和普丁還承諾建立 "無上限的夥伴關係"。去年習近平罷免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後,更是增強了普習的互信。在中國的親俄派在外交、軍事和國防工業領域大受重用。說俄語的、並在俄軍軍校受過訓的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就是一例。

普丁跟習近平的私交,是普丁喜歡經常提及的題目。他最近對新華社說,"我與習近平主席初次相識於2010年3月,從那時起,我們就經常會面和通話。他在溝通中展現出謙遜友好、坦誠務實的作風。"。普丁確信,北京仍然決心支持莫斯科,因為後者是其反對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重要盟友。 普丁在行前,談及烏俄戰爭時,他聲稱習近平上月會見德國總理肖爾茨時,提出的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4項原則,這說明跟莫斯科一樣,北京很清楚這場危機的根源,和其全球地緣政治影響,並指習近平提出的4 項原則,是對中方先前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12點主張的補充。普丁這種讚揚客觀反映了習近平和他的部下跟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的完美協調。所以,普丁似乎對這次會談成功充滿信心,因為"俄中關係發展是戰略自我選擇"。

在澄清合作動機和動力問題後,剩下就是技術問題了。所以,普丁這次與習近平會談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如何規避新制裁?"

在北京的政治會談結束後,普丁將前往中國北方城市哈爾濱。在那裡,他將參加第八屆中俄貿易博覽會的開幕式,第八屆中俄博覽會將於5月16日至21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這一舉動更是表明,今後中俄經濟聯繫更緊密,而不是更鬆散。

對此,美國和歐洲必須對這次普丁訪問後的結果進一步的最壞的打算,即它們近幾個月來對北京的警告很有可能化為烏有,中俄之間為了貿易包括軍民兩用產品的貿易,新的詭計將越來越多。

普丁著急的天然氣管線

普丁這次來京還要正式宣佈"西伯利亞力量2號"(Power of Siberia 2)即第二條管線的修建。目前的"西伯利亞力量1號"項目只能向中國供應 220 億立方米天然氣,約佔中國年總消費量 4000 億立方米的 5%。"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按計劃將途經蒙古,北京和莫斯科自2021年以來一直在就該項目進行艱難的談判。普丁幾次期待著跟習近平簽約,但中方找出各種理由推遲

面對著俄羅斯的天然氣無法大量賣到中國,這使普丁著急萬分。在如此下去,國庫就無法填滿了。為此,他又說服了哈薩克斯坦,在那裡修建一條管道,通向中國。借此管道計劃每年向中國輸送約350億立方米的俄羅斯天然氣。

但中國的考量跟普丁不完全一樣,除了價格問題之外,北京還考慮能源的多元化問題。這是因為北京從歐洲在烏克蘭戰爭中得到了教訓,過分地依賴俄羅斯,說不上今後會有惡報。習近平自然不會把這個想法告知普丁。

但筆者估計,習近平在這次會談中也很可能被普丁說服,從而使得天然氣管線的建設得以操作,保證今後俄羅斯戰爭資金得以流轉。 總之,俄羅斯就盼著這兩條管線早日完成,從而能完成讓中國來替代歐洲的這個重要轉折。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徳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