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學士碩士制

2011年3月16日

德國建立與歐洲各國統一的教育框架

https://p.dw.com/p/QgYF
波昂大學也開始實行學士碩士制圖片來源: Frank Luerweg

德國在1999年簽署了「博洛尼亞改革」協定。該協定要求歐洲45個簽署國建立統一的教育框架,意即最晚到2020年,所有國家均應實行學士碩士制。

更早進入職業生涯

德國過去只有碩士,沒有學士。實行學士碩士制的好處是,學生也可以在拿到學士後就進入社會開始工作。此外,由於學生更容易轉學,因而也有助於人員流動。而且,在國際上,這樣的學位制也更有比較性,有助於提高德國高校畢業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機遇。反過來,由於新的德國學位更容易在本國得到承認,所以外國學生也更願意到德國留學。

告別德國的理工碩士Diplom和文科碩士Magister

Ausbildung zu Zahnmedizinern
醫學或牙科醫學的畢業證明是通過國家考試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paweb

實行學士碩士制後,德國傳統的大學畢業學位——理工碩士即Diplom和文科碩士即Magister就將被淘汰,但師范、法學、醫學、藥劑學學生現在依然保持傳統,必須通過所謂的國家考試即Staatsexamen才算畢業。就長遠角度而言,德國將來在這些領域也將廣泛實行學士碩士制。至於博士學位,今天依然僅是綜合大學才具備博士學位授予權,而要想攻讀博士學位,就必須具備優秀的碩士畢業成績。

精寓於簡

迄今為止,攻讀德國的理工碩士和文科碩士一般至少需要8個學期,很多專業實際上8個學期根本學不完,因此學生就讀時間往往拖長。而新學制下的學士學位,6個學期、也就是三年後就能拿到,再讀兩年,便可得到碩士學位。

學士和碩士專業都采納模塊式組合方案。課程安排得比較固定,不像過去學生擁有較大的選課自由。各學期修的課,期末即考,不像過去是在基礎課部分結束和學業結束時才對各門進行大考。學生們須積攢學分(Credit Points),學分夠了才予畢業。迄今,德國已有80%的專業實行學士碩士制。

新專業名目繁多

Neuer Studien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富特旺根大學2009年起推出「國際工程學」專業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攻讀理工碩士,只要選一個學科就行了,而攻讀文科碩士則要選多個學科進行組合,學科數量可多達三個,每名學生基本上可以自由組合。而借博洛尼亞改革之機,各大學由校方負責進行學科組合,然後將各種組合「打包」作為獨立的專業推出,因此德國高校出現了一大批新專業。新專業越來越多地使用英語授課,其中包括所謂「聯合培養專業(Doppelabschlussstudiengang)」。這些專業的學科組合都是特定的,要求一部分課程在德國修,另一部分課程到各校的國外姐妹院校修,學成後得到兩所大學的畢業證書,便於學生在兩個國家施展才華。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鼓勵和資助聯合培養項目。

聯合培養 效果更大

德國的大部分聯合培養專業是各高校與其歐洲姐妹院校共同推出的,因為歐洲許多國家之間的邊界已開放,來往方便,就業市場上的跨境流動性也有所增大。德國高校希望為其學生提供面向國際市場的最佳準備,因此現在也越來越多地與歐洲以外國家進行聯合培養,如哈勒-維騰貝格馬丁-路德大學就和中國高校合作,推出「聯合培養國際經濟法碩士」項目。

更快、更緊湊、更具條理——也更好嗎?

Unifest der Universität Bonn: Studierende werfen ihre Hüte in die Luft
呼哈!學成了!圖片來源: Frank Homann

淘汰傳統學制,實行學士碩士制,在德國也有非議,轉制過程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整個學業安排得非常緊湊,使很多學生感覺時間太短、內容太多,因此也幾乎沒有時間勤工儉學,而恰因許多聯邦州開始收取學費致使這一問題更為突顯;讀完學士,並非一定能讀碩士,而是要視成績而定;由於學業壓力大,幾乎不可能騰出一個學期的時間做實習或到國外學習,而實行新學制的初衷之一其實是與國外接軌,便於德國學生到國外學習交流……

作者:Gaby Reucher 譯者:施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