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女教師比例太高 男生都變「娘娘腔」 ?

2014年1月19日

老師是男是女,對學生的性別認同影響有多大? 南京近年女教師比例越升越高,有官員擔心,學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男生會越大越陰柔,而女生則越大越陽剛。

https://p.dw.com/p/1ArUy
Schule China Unterricht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Photoshot

(德國之聲中文網)若男生在一個被女性包圍的環境下長大,會否更容易患性別認同障礙? 學校的男女老師比例一向鮮為社會焦點,但最近南京學校師資女多男少的問題日趨嚴重,令南京政府憂心忡忡,決定"正視" 此問題。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南京每五位老師就有四位是女性,比率之高的確令人驚訝。南京政府的官員稱,幼兒園到中學階段為學生形成其性別意識的重要時期。若男性單純被女性包圍,便會錯過這個培養其"男子氣概"的機會,變得女性化。官員們甚至還在政治會議上提交了建議書,建議增加中小學男教師比例。建議書中還寫道,若女老師比例持續偏高,將增加學生患性別認同障礙的機會。

吉林有教育專家也持有相同觀點。該專家甚至曾在微博上表示,現在的小學"太女性化" ,於是男生都傾向由女性角度出發思考; 但明明"男性在社會中要肩負的責任比女性多" 。

個性差異比性別差異影響要大

台灣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所長兼性別社會學專家羅燦煐教授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的時候表示,這觀點有待商榷,並指"這種擔心其實是多餘的"。她指出,官員的想法背後假設了所有女性都有相同的人格特徵,但實際上女性也有較陰柔的丶有較陽剛的丶也有剛柔並重的。"社會太強調性別差異,但其實個性差異比性別差異大。"羅教授表示。由於每位老師也有不同個性,不能一概而論的說太多女教師就會讓男性變得"娘娘腔"。

羅教授又解釋,雖然性別認同全由後天因素影響,但正因老師有不同的個性表現,學生仍然有足夠參考,亦可以選擇去認同或不認同這些個性特質。"我們應該教導學生,你喜歡某個老師的甚麼就去跟他們做認同,但應該是跟特質來認同,而不是說,他跟我一樣不穿裙子就去認同他。"

China Schule Unterricht Schül in Peking
台灣世新大學教授羅燦煐:打破男剛女柔的框框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華人社會對男女角色的定位

南京官員的擔憂背後所反映了華人社會普遍對男女角色的定位--男的要陽剛,肩負更多社會責任;女的要溫柔丶顧家。男和女總是對立的丶截然不同的。相比之下,羅教授認為這種思想在西方社會早已不存在。

她又指,華人社會對性別議題的開發比較晚,人們思考的時候離不開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台灣近年已非常努力提倡性別多元化,希望打破這個男剛女柔的框框。

消解南京官員憂慮的最佳辦法,似乎不是增加男老師比例,而是改變他們對男女角色的刻板印象。

作者:李幸璇(實習記者)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