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國際媒體:友好微笑和熱情握手背後的訊息

2022年11月15日

中美領導人11月14日在印尼峇里島會晤,受到全球輿論聚焦。有媒體關注「拜登感冒了,習近平仍與他熱情握手」所透露出的訊息;有媒體指出,這次會面可能成為中美關係中的一個拐點;也有媒體分析了拜登的策略,即強調莫斯科與北京之間的分歧。

https://p.dw.com/p/4JXqH
眾所矚目的拜習會11月14日登場.這是拜登和習近平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首次面對面會晤。他們合照時握手微笑,都沒有戴口罩
眾所矚目的拜習會11月14日登場.這是拜登和習近平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首次面對面會晤。他們合照時握手微笑,都沒有戴口罩圖片來源: Saul Loeb/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周一,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峰會召開前舉行了長達3小時的閉門會議。這場會晤透露出哪些訊息,發出了怎樣的訊號,多家國際媒體進行了分析和解讀。

「改善關係的意願」

英國《衛報》11月14日發文總結了拜習會的「五大要點」,首先是:「拜登感冒了,但習近平仍然與他握手」,表示習近平是出名的害怕新冠,但他仍選擇在拜登感冒時握手,兩人的這種親密接觸以及面對鏡頭微笑,表明他們希望建立更好的工作關係。其他要點則分別是:「拜登告訴中國其台灣政策『咄咄逼人』」、「但拜登堅持了華盛頓在台灣問題上的長期立場」、「雙方的氣候合作可能以某種形式恢復」以及「莫斯科的核威脅使北京和華盛頓都感到擔憂」。

《金融時報》也於同日發表題為「雖然台灣問題緊張,但拜登和習近平表達出改善關係的意願」的報導,指出中美領導人利用這次面對面會談的機會來改善降至新低的中美關係。「隨著兩位領導人首次面對面會談,一個更加積極的音符被敲響。……康奈爾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說:『幾個月後,我們可能會回顧這次拜習會,認為這是一個拐點——(中美關係)在衝突螺旋中開始降速。』」

「美中都不準備讓關係跌落深淵」

《紐約時報》同樣發文稱,「拜習會後,北京在對華盛頓關係中釋放出樂觀訊號」。文章關注了拜習會後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周二的照片和中國外長王毅的謹慎樂觀的表態。「照片中,習近平微笑著與拜登握手,背景是中美國旗。……更多跡象顯示,北京認定,即便中美之間存在深刻分歧,但能夠阻止關係繼續惡化。而王毅先生在拜習會後對媒體說,『本次會晤既是迄今交往的延續,也預示著一個新的起點』。」

拜習同框! 兩人見面說了什麼

澳洲《悉尼先驅晨報》11月15日的一篇文章寫道,中美在經歷了兩年在眾多議題上互相警告後,兩國領導人在峇里島的會晤收到了其他G20代表團的密切關注,「希望兩人能夠將全球經濟從鬥爭的循環中解放出來」。文章說:「這是個重啟的機會,但同時除了美好的言辭之外,在長達數小時的會議中,兩個超級大國也固守著分歧。雙方前往G20,並非相信他們能解決兩國關係中的無數困難。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是建立了『護欄』,即在關係過於接近深淵時使其回到正軌的機制。」

彭博社則於11月14日發文表示,「如今,習近平與拜登的任何會晤都是積極的」。文中指出,過去數年,中美關係日漸糟糕,「兩國的分析家已經開始考慮這兩大國發生熱戰的前景。在此背景下,這次面對面拜習會的舉行本身就是積極的。「」在兩國關係瀕臨險境之際,拜登和習近平似乎都不準備讓關係跌落深淵。」

「中美仍在碰撞路線上」

英國《電訊報》11月15日的評論同樣指出,拜登和習近平會晤這個事實本身就很重要,「孤立中國既不現實,也不理智」。但同時,「在習近平認真解決新疆、香港、全球訊息技術安全、台灣和中國外貿價格傾銷等問題之前,(中美)關係不太可能升溫。而這樣的話,強有力的遏制似乎是西方的最佳選擇」。

美媒CNN也於11月14日發表分析稱,雖然習近平和拜登給兩國緊張關係降溫,但「中美仍處於碰撞路線上」。文章強調了危急時刻領導人之間溝通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了這次拜習會的侷限性:「領導人之間的關係可以為國家間的接觸定下基調。但這些關係也經常被領導人自己以及峰會後的分析所高估。美、中都將對方視為其國家安全主要威脅,這是由國家利益而非個性驅動的……。雖然雙方現在顯然都想避免衝突,但其目標——中國想成為亞洲乃至可能的全球大國,美國也是如此——仍然從根本上不相容。」

拜登的策略與當年的尼克森如出一轍

CNN的這篇分析也關注了拜登的策略,即「強調莫斯科和北京之間的分歧。拜登在開啟亞洲之行前已經表示,中國對普丁、俄羅斯並沒有那麼尊重和在意」。

文章寫道:「至此,華盛頓的外交政策形成了一個閉環。畢竟,尼克森在1970年代冷戰正酣時與中國接觸的部分動機就是為了在戰略上離間北京和莫斯科。而現在的情況並沒有太大不同,只不過中俄關係發生了逆轉,如今中國是世界大國,俄羅斯是小弟。」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