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海能否以接近促轉變

2012年5月24日

曾作為德國總理布蘭特的核心幕僚前往莫斯科進行秘密談判的資深政治家巴爾在台灣之行中發現,當年他所倡導的「接近促轉變」的原則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https://p.dw.com/p/151kI
!!!!!!!! Einfaches Nutzungsrecht zur nicht-exklusiven Verwendung im Rahmen des Berichts Egon Bahr/Taiwan (sowie Übersetzungen).!!!!!!!!
圖片來源: Klaus Bardenhagen

(德國之聲中文網)埃貢‧巴爾(Egon Bahr)可謂德國政壇的傳奇人物。他在50年前提出了所謂"以接近促轉變"的概念。上世紀70年代初,他作為德國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的核心幕僚前往莫斯科進行秘密談判,為東西德關係實現正常化奠定了基礎。如今,90歲高齡的巴爾仍然密切關注著世界政治的發展,同時他在國外也是一個受歡迎的對話夥伴,比如在國際上尤其面對外交政策挑戰的台灣。

Egon Bahr und Timothy Yang
巴爾與台灣外交部長楊進添圖片來源: cc/by/nc/nd/Career mother

不久前巴爾應台北政府的邀請對台灣進行了5天訪問。在柏林社民黨總部自己的辦公室裡,巴爾向記者談到了此次台灣之行。台灣最讓他感到意外的是什麼?巴爾點燃了一支煙不假思索地回答:"我還從沒有見到過如此密集的水泥建築、街道和交叉路口,高層建築重疊交錯。從美觀的角度肯定不能吸引人,但這滿足了對功能的需求,是必要性使然。"

兩岸與兩德不具有可比性

不是理想狀況,而是為現實所迫-這也是許多台灣人對政府的中國政策的看法。走向獨立的道路被北京堵死了,台灣必須在狹小的空間裡尋求最佳的發展,同時盡可能長久地保持相對獨立自主的現狀。德國人巴爾是在敵對陣營間進行和平外交的專家,台灣政府希望從他那裡獲得啟發。

巴爾在台灣期間發現:"以接近促轉變、小步前進、基礎條約-對這些兩德歷史上的概念,我的台灣對話夥伴信手捻來,而且講的是德語原文。而他們在實踐中也獲得了不可忽視的成功。"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台灣近年來允許大批大陸觀光客來台旅遊。

chi2405 Bahr Taiwan - MP3-Mono

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這使得與之進行平等的談判變得十分困難。巴爾認為台灣與中國的情況同東西兩個德國不具有可比性。因為在冷戰期間,兩個德國對戰勝國集團都有依賴性,而後者則會注意讓雙方都不要過於我行我素。"此外我們在歐洲推進的這一發展過程是伴隨著非武力原則的,就是說採取小步驟、建立互信和監督。我發現這些相似之處(在這裡)並不存在。"

美國有責任平衡勢態

相反亞洲各國都在擴充軍備。巴爾認為這裡的局勢比當年冷戰的歐洲更具有一觸即發的危險性,因此美國必須更關注亞洲。而美國總統歐巴馬不久前宣佈加強在亞太的戰略存在,有利於這一地區的穩定。雖然中國不願看到美國軍隊出現在自己的大門口,但中美兩國相互依賴,需要一個理性的雙邊關係。

巴爾認為,"以接近促轉變"的原則也適用於美中關係。但雙方都不會忘記之間的敵對關係,在此背景下台灣不可能成為平等的博弈方。"掌握好平衡是兩個大國的任務,是兩個大國之間的決策權衡,在這個意義上台灣過於弱小。"

台灣民主的示範效應

巴爾認為,對台灣來說穩定-即和平是最重要的。台灣政府把放棄武力作為既定原則之一。而中國則通過《反分裂法》保留了攻擊台灣的權利-如果後者有獨立的舉動的話。因此台灣寄希望於中國內部發生變化。中國的逐步開放將加速這一進程。

"台灣的民主發展、穩定和經濟成功有目共睹",巴爾對此稱讚有加。"這也讓人們看到這一發展和平延續的前景。這也會對中國產生輻射效應,(在大陸)人們會注意觀察(台灣)是怎麼發展運作的,現在這麼多中國人到台灣旅遊,這些都是值得興奮的事。兩岸間的互動影響已經存在,我們不能再期待更多了。"

作者:Klaus Bardenhagen 編譯:葉宣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