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南海爭端背後的利益

2012年11月19日

數年來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沿海各國皆極力爭取這個具戰略和經濟意義的海域。究竟這片海域有何特殊價值?

https://p.dw.com/p/16leh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 南中國海的價值來自三個層面: 特殊的地緣政治位置, 豐富的漁業資源,以及海底蘊藏的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該海域面積略大於地中海,連接著印度洋和太平洋。中國、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緬甸、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和柬埔寨均處於該海域範圍之內。

在南中國海記憶體在一系列主權爭議島嶼和島礁,其中帕拉塞爾群島(中國稱西沙群島)、斯普拉特利群島(中稱南沙群島)最具重要性。控制這些島嶼和島礁意味著控制整個南中國海,即全球最重要的海域之一。

地緣重要性

Karte Südchinesisches Meer Englisch
南中國海蘊藏豐富漁業資源和天然資源圖片來源: DW

南中國海連接著東亞與歐洲、非洲、中東和南亞。東南亞問題專家格哈德‧維爾(Gerhard Will)表示:"一大部分的全球貿易流動皆需通過這個區域。"幾乎所有中國進口石油都必須通過這片南中國海,而中國貨物則需要經過該區域出口至歐洲和非洲。

維爾進一步稱:"從軍事戰略的角度看來,南中國海佔有關鍵的地位,控制南中國海不僅是控制東南亞,同時也能控制更多的南亞和東亞地區。"

漁業資源豐富

除此之外,南中國海是全球漁業資源最豐富的海域。據國際危機組織(ICG)報告,10%的全球每年漁獲量來自該地區。但由於過度捕撈以及沿海地區不斷受到污水污染,這片海域的資源正面臨嚴重威脅。各國的漁民必須前往更遠的海域捕魚,以維持生計。他們因此經常與不同國家的巡邏人員發生摩擦。這些負責巡邏的安全人員往往會破壞漁網、逮捕漁民並沒收船隻。

Philippinen China Streit um Seegebiet Fischereikontrolle im Südchinesischen Meer Fischereikontrolle
菲律賓和中國因南海主權爆發衝突圖片來源: dapd

漁業是多數南海周邊國家的重要經濟因素。對越南而言,漁業更是賴以生存的行業。2010年漁獲佔該國7%的國內生產總值。菲律賓的情形也相當類似,150萬的菲律賓人在南中國海以捕魚為生。

能源需求大增

中國和東南亞的人口增長和經濟繁榮使得能源的需求大幅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斷增長促使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上漲,因此各國皆投入這場國門前的資源之爭。非政府和平組織"軍事化咨詢處"(IMI)專家塞弗特(Andreas Seifert)表示,21世紀初期,南中國海的軍事衝突急劇增加,各方爭搶對於島嶼的控制權。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南中國海究竟蘊藏多少石油和天然氣。德國聯邦地球科學和自然資源研究院的巴比斯(Hans Georg Babies)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實際上,人們尚未探勘更深層的水域,因為主權糾紛問題,沒有一間公司敢展開探索。"根據預測,南中國海域可能蘊藏40至300億桶石油,相當于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總儲量,甚至有分析師將該海域稱為"第二個波斯灣"。巴比斯對此提出質疑。他指出,美國地質調查局90年代曾經在南中國海的部分海域進行探勘,能確認的石油儲量僅20億桶。

Spratly-Inseln neu
帕拉塞爾群島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石油資源數量不明引糾紛

東南亞問題專家維爾認為,部分猜測是並無確切依據,這也是造成區域衝突的主因:"一個主要的衝突點是,估計的數字不精確,而各國的期望太高。如果人們能夠清楚知道這個區域究竟蘊藏多少石油資源,就能更容易共同進行資源管理。"但近期的事態發展使得共同解決方案的制定更加困難。一名菲律賓官員對國際危機組織表示:"在這個水域的所有合作都以失敗告終。"沿岸各國自數年前起開始提升海軍軍力。中國在海南建造潛艇基地,越南向俄羅斯購買了護衛艦和炮艦,菲律賓則計劃購買韓國潛艇。

Japan China Streit um Seegebiet Fischereikontrolle im Südchinesischen Meer Insel
南海沿海各國不斷提升軍備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AP Photo

儘管各國不斷提升軍備,而且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逐漸升溫,但國際危機組織仍認為發生大型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並不高。因為強硬的軍事衝突可能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遠超出南中國海的範圍。

作者:Rodion Ebbighausen 編譯:張筠青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