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南周事件後續:該不該給公眾交待?

2013年1月12日

隨著《南方周末》新一期照常出刊,及「南周事件」導火索人物庹震公開亮相,官方釋放出事件已平息的訊號。本周末,部分民眾繼續在南方報業前抗議,與南方周末內部的沉默形成鮮明對比。

https://p.dw.com/p/17Ipl
Security guards stand near protest banners and flowers are laid outside the headquarters of Southern Weekly newspaper in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Monday, Jan. 7, 2013. A dispute over censorship at the Chinese newspaper known for edgy reporting evolved Monday into a political challenge for China's new leadership as prominent scholars demanded a censor's dismissal and hundreds of protesters called for democratic reforms. (Foto:AP/dapd)
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中文網)1月12日,多位廣州網友發出消息和圖片,依然有部分民眾至南方報業集團外抗議。現場警察數量超過抗議人群,他們強行帶走多名抗議者。在前幾日的抗議中,截止目前已經有幾十位參與者被"喝茶",包括廣州作家野渡被問訊過程中,遭脫衣污辱;台灣知名演藝人士伊能靜也因網路聲援南周被大陸警察問話。

民眾主張"新聞自由"的抗議和話題遠未停止,而南周事件雙方的主角,似乎已經回復到"正常"狀態。1月10日上午,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出刊。整期內容沒有涉及這次事件。但在"一周高論"中刊載了《人民日報》在1月7日評論文章"要跟得上時代的節拍",引述其中內容"黨管媒體是原則,但黨管媒體的方式要與時俱進。",內部知情人士透露,本期內容簽版負責人並非是該報社總編黃燦。

早前據"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報導,為平息事態,新任廣東省省委書記胡春華介入該事件,表態不會對罷工記者秋後算賬,解僱該報總編黃燦及庹震將延後調離、廣東省委宣傳部的"事前審查"變更為"事後審查"等。《紐約時報》採訪了南周編輯鄢烈山,他表示:"習近平已經開始表達出好的意願,正在創造改革的氛圍。所以我們不想把領導層逼到沒有周旋餘地的處境。在《南方周末》,我們想得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1月10日,南周事件的風波人物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出席中國省級宣傳部長會議併發表講話,《廣州日報》予以報導。庹震亮相與南周的出刊背後,連續多日的南周事件多個謎團終未解,多位網友表示,希望南周能公開當局與南周的談判內容及結果。中國知名藝術家艾未未也在Twitter微博發出一張要求南周公示真相的照片。

A protester calling for greater media freedom outside the headquarters of Nanfang Media Group in Guangzhou holds up a banner saying "freedom of press reflects the public's opinion" in Chinese on January 9, 2013. A Chinese weekly newspaper at the centre of rare public protests about government censorship will publish as usual on January 10, a senior reporter said, following reports of a deal to end the row. The row at the popular liberal paper, which had an article urging greater rights protection replaced with one praising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 has seen demonstrators mass outside its headquarters in the southern city of Guangzhou. AFP PHOTO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STR/AFP/Getty Images)
抗議喊出「新聞自由,憲政民主」口號圖片來源: STR/AFP/Getty Images

"南周的角色決定了抗爭的天花板"

媒體人左志堅表示"維穩系統介入後,南周選擇沉默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的角色決定了抗爭的天花板,為何要妥協也不難推測。但他們確實需要有一個公開聲明,對組織和被喝茶的聲援者都要有個交代。"

網路作家宋石男認為"已經復刊的南方周末,對大院前的聲援者仍負有道義責任。即使不能正面支持聲援者,至少也不要把他們當成麻煩。"

中國獨立評論人莫之許則認為不需要指責南周,因為透過南周的沉默,更可以看到"沿體制邊界日益加深的鴻溝",他認為"不援人以柄,不冒犯官方意識形態,不挑戰官方的政治正確,不挑戰官方執政的合法性。在南周事件中,就是充分尊重黨管媒體的基本原則。這真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南周真不欠誰一個交代,也不是白眼狼,它的眼中本就沒有你。"

作為南周記者中為數不多的就此事件發表觀點的鄢烈山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表態後,莫之許更進一步指出:"不要把黨逼到牆角、四不碰、訴諸輿論的有限動員、良性互動、改革共識……都是同一個東西的不同說法而已,那就是轉型不需要反對,不需要抗爭,甚至需要反對反對,反對抗爭,因為這樣會'撕裂社會、綁架社會'。「

網路活躍人士@wanglianhua 表示:"也沒指望南周能有多硬。那才是一群斯德哥爾摩症患者。最大的收獲是群眾上街,喊自由,喊憲政。"

Demonstrators gather along a street near the headquarters of Southern Weekly newspaper in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January 7, 2013. Scores of supporters of one of China's most liberal newspapers demonstrated outside its headquarters on Monday in a rare protest against censorship, calling for the resignation of the provincial propaganda chief. REUTERS/James Pomfret (CHINA - Tags: POLITICS CIVIL UNREST MEDIA)
1月7日,逾千人在廣州南方報業門前參加抗議活動圖片來源: Reuters

"有可能鑑於89年經驗,他們不想激怒當局"

中國歷史學者章立凡認為官方已經火速將這個事件分割成幾個層面,把南周劃分為內部解決和安撫範圍,而對外圍的聲援民眾則採取強烈打壓之勢。

他向德國之聲表示,也觀察到一些媒體人和學者認為,南周保持沉默,也是博弈的一種策略,意即給雙方留有餘地,不要激怒當局:"這是最近有些人提出的,不要把當局逼到牆角,把他們逼到牆角就會把社會逼到牆角,就會黨性大發,就有可能連原來達成的協議都被推翻甚至變本加厲。其實他們還是鑑於1989年的歷史經驗。"

但他表示南周非個體而是公器,南周有義務將黑幕公之於眾。公眾要求南周公示真相的訴求是合理的:"我當然是贊成公開的,南周既然已經達成了這個協議,就應該讓大家知道。但從正式途徑上披露可能有違他們和當局的協議,未來他們可能會通過非正式的途徑讓內幕清晰的。"

作者:吳雨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