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家:北韓「叫囂只為引注意」

2013年4月4日

面對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韓國北韓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建認為,北韓與韓國的實際緊張情況並沒有聽上去的那麼「劍弩弓張」。

https://p.dw.com/p/188r0
South Korean trucks arrive from North Korea's Kaesong Industrial Complex at a military check point of the inter-Korean transit office in Paju near the Demilitarized Zone (DMZ) dividing the two Koreas on April 1, 2013. South Korean workers and cargo on April 1, headed for the Kaesong Industrial Complex without a hitch despite North Korea's recent threat to close the joint industrial zone in the communist country. AFP PHOTO / JUNG YEON-JE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JUNG YEON-JE/AFP/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 Jung Yeon-Je/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北韓近日言辭強硬,平壤新近宣佈:重啟2007年關閉寧邊核電廠的營運,本周三又發出禁止韓國工人進入開城工業園區的聲明。您认為朝鮮半島的緊張氣氛升級到了何種程度?

蔡建:目前朝鮮半島局勢來看,可能還沒有達到前兩年延平島炮擊事件那麼緊張的程度。在過去多年時間,北韓一直用超強硬的政策對付強硬,用推動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來給國際社會施加壓力,達到他的一些目的。用這些手段來和世界博弈的。

北韓的目的並不是想到進行打仗或是要惡化局勢,發生和韓國、美國的軍事衝突。而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向國際社會施加壓力,迫使他們坐下了和北韓談判,在談判桌上達到目的。德國之聲:什麼目的?

蔡建:他想達到的目的是要和國際社會建立一個和平條約來代替停戰協定,希望和美國日本實現關係正常化,希望國際社會能見到這個國家,而不是總是讓北韓感到不安全,感到西方要推翻這個政權,他想得到安全保障。如果西方不跟他談判,北韓就試圖發展核武器,增加軍事力量的方式保證自身安全。

Smoke is seen at Yeonpyeong island near the border against North Korea, in South Korea, Tuesday, Nov. 23, 2010. North Korea shot dozens of rounds of artillery onto the populated South Korean island near their disputed western border Tuesday, military officials said, setting buildings on fire and prompting South Korea to return fire and scramble fighter jets. (AP Photo/Yonhap) KOREA OUT
北韓軍方在2010年11月份的一次軍事演習中,曾向韓國延坪島發射約170枚炮彈和火箭彈。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北韓發出的這樣那樣的強硬表態。作為北韓最重要的盟友——中國,尤其是北韓宣佈了重新啟動核電廠營運後,中方的反應是怎樣的?

蔡建:中國對北韓這樣做應該說是非常失望的,因為(北韓)這樣就是進一步明目張膽的違背了2007年在六方會談上達成的協議,那個時候北韓曾向國際社會承諾,要停止發展核計劃,並象徵性的拆除了冷卻塔。現在雖然宣佈重新恢復核電廠營運,但是這次恢復,我認為是因為避免刺激國際社會,更多的強調了民用用途。不是強調要發展核武器,而是解決電力短缺的問題。但是核電廠有多方面用途了,即可加強核能力,也可以民用。所以這種做法違背了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中國表示了遺憾。中國的態度是不希望這樣的做的。從官員到學者,對北韓的行為非常失望,認為北韓完全不顧中國為維持地區穩定做出的努力,因此必須要讓北韓意識到,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並不是說,北韓所有的行為,中國都會包容,所以中國近來都比較配合國際對北韓的制裁措施。

德國之聲:和以前相比,中國對北韓包容的態度也有所改變,您剛才也講到,中國更加積極參加國際社會的制裁,更多的和國際社會合作。您是否可以解讀一下這種改變?

蔡建:中國的態度和以前相比的話的確有所改變,但是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只是微調。中國一直強调,中国在朝鮮半島的利益有兩方面,一个就是朝鮮半島的穩定,第二是無核化。中國不希望北韓發生混亂,從戰略上考慮,中國對北韓持支持的態度,来维持朝鮮半島的力量平衡。中國和美國之間是缺少相互信任的,而美國重返亞太地區,很多學者認為,美國要實施『包圍』中國的戰略。中國要維持地區平衡不被打破,就要維持穩定,中國最不想看到的是北韓和美國摧毀北韓,由韓國來實行統一。因為韓國的外交政策是支持美國的。所以,最終中國並不會放棄北韓,中國仍然需要北韓的存在。#bbig#德國之聲:面對現在北韓和韓國以及美國的僵持關係,中國是積極斡旋促成緩和還是更多的持有觀望態度呢?

蔡建:中國目前來講,並不能夠能像前兩年那要做一個調和者的作用,因為現在雙方態度都十分強硬。韓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從延平島炮擊事件之後,他們就推行了對北韓強硬的態度,北韓如果沒有做出有意義的表態之前,不會再坐下了和北韓談判,要不然就會被北韓牽著鼻子走了。 中國現在唯一能做的是,勸說北韓不要把事態進行升級,不要執行冒險政策,不過中國隊北韓的影響力是有限的,他能夠做的,和以前相比,更加積極參加國際社會的制裁,對北韓施加壓力,告訴北韓,這樣做會損害中國利益,中國更多的和國際社會進行合作,讓北韓重新考慮政策。


採訪記者:文木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