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制定新安全戰略 德國政府存在分歧

2023年1月22日

德國如何定義未來的安全利益?在與中國政府打交道時,聯合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尤其存在分歧。

https://p.dw.com/p/4MGP0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希望更強調人權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希望更強調人權圖片來源: Christophe Gateau/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如何鞏固其未來發展?德國政府對美國等盟友,以及對俄羅斯和中國有什麼樣的戰略?

由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2021年秋天的執政協議中就決定著手制定全面的安全戰略和計劃。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這個問題上升到一個敏感的新層面。不過這樣的戰略計劃到目前為止都還未完成。對聯合執政的三個政黨而言,裡頭的各種細節都可能引起分歧。

外交部初稿

德國從未對自身安全利益進行全面、明確且有約束力的闡述。其行動總是基於短期考量來決定,最主要的是經濟考慮。這個現象不僅存在於現任政府,過去歷任政府也大多如此,例如在與中國打交道時。迄今最接近安全和國防政策總體規劃的是所謂的「國防白皮書」。

如今情況出現轉變。依照德國外長貝爾博克(綠黨)的構想,應對德國安全利益作出描述,理想情況是能獲得各部支持。貝爾博克委託撰寫了一份約60頁的文件,但這份草案尚未獲得總理府等部門的認可。部分人認為草案文件尤其對中國的批評過分強烈。

總理肖爾茨(社民黨)、貝爾博克和財政部長林德納(自民黨)已委派代表,對文件進行磋商,如若可行,該戰略將在二月第三個周末慕尼黑安全會議開始前遞交給內閣。但不排除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國防部希望定下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產總值2%的原則
國防部希望定下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產總值2%的原則圖片來源: Philipp Schulze/dpa/picture alliance

綠黨和國防部的分歧

如何建構與中國的關係是最主要的問題。德國會如同過去般主要著眼於經濟利益,或是會制定比以往更注重人權的路線,並關注中國對台灣的持續施壓?

軍費開支是另一個存在爭議的問題:社民黨執掌的國防部希望在戰略中體現每年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產總值2%的原則。該部還希望正在與歐洲盟國共同協商的軍備項目原則上能獲得政府批准。但綠黨對此持批評態度。

聯盟黨呼籲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德國反對派則敦促政府為國家利益制定明確定義。聯盟黨(CDU/CSU)外交事務專家凱瑟維特(Roderich Kiesewetter)對德國之聲表示,德國的外交政策長期以來建立在三個謊言上:「來自美國的廉價安全、來自中國的廉價供應鏈、來自俄羅斯的廉價能源。」

他表示:「新戰略必須就如何使聯邦國防軍保衛聯盟和國家、如何使我們的能源供應多樣化,以及如何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提出具體的政策指示。」

面對中國,德國是否不夠強硬?聯邦總理肖爾茨2022年訪華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晤
面對中國,德國是否不夠強硬?聯邦總理肖爾茨2022年訪華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晤圖片來源: Kay Nietfeld /AFP

基民盟呼籲借鑑美國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我們迫切需要一個獨立、不受指令約束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無論政府組成和機會成本如何,這將確保國家戰略得到定期審查和評估,真正確保國家戰略的實施,從而在德國實施具有戰略前瞻性的安全政策。」

與美國或立陶宛不同,德國並沒有這樣一個獨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

聯邦部委和各州的批評

聯邦財政部和聯邦各州對於外交部的草案也持保留態度。由自民黨主席林德納所領導的財政部認為,草案中缺乏關於洗錢或國際反恐等問題的明確表態。

聯邦各州則感覺遭受忽視。北威州內政部長羅伊爾(Herbert Reul)對《世界報》表示:「我想知道,在沒有聯邦各州的參與下,柏林如何制定一個有意義的國家安全戰略,即使這關乎的是所謂的外交政策。」

羅伊爾說:「無論是網路安全或反恐,聯邦各州也都在耕耘與安全相關的重大議題。」

最令聯邦各州感到不滿的是,貝爾博克雖然與許多非政府組織談論了草案,但卻沒有與各州內政部溝通。自民黨掌管的聯邦司法部也感覺被排除在外,因為該部沒有參與到部門協調中。

漢堡港「福地」引中資 是福是禍?

 與中國打交道的爭論

中國仍然是問題的症結所在:綠黨和自民黨尤其要求就中國侵犯人權的行為以及北京領導層對台灣採取的激進路線作出更明確的聲明。

肖爾茨所領導的聯邦總理府仍希望將重點放在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上。儘管綠黨和自民黨表達擔憂,總理府去年還是批准了中遠集團參股漢堡港貨櫃码頭。此類矛盾爭議應該從一開始就在國家安全戰略下被排除。

這份新戰略是否能按照政府計劃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前提出,目前還有待觀察。本周,相關部會將再次齊聚總理府,澄清具有爭議的問題。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