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面對局部衝突,國際干預難!

2013年3月17日

敘利亞內戰顯示,國際社會的干預是多麼困難。參與的大國互相之間往往存在不同的利益訴求甚至矛盾。有關是否取消武器禁運,向敘反對派提供武器的爭論便是一例。

https://p.dw.com/p/17z3i
Filipino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ers drive at the Kuneitra border crossing between Israel and Syria, in the Israeli occupied Golan Heights March 9, 2013. REUTERS/Baz Ratner (ISRAEL - Tags: POLITICS CIVIL UNREST)
Golanhöhen UN-Soldaten Entführung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冷戰早已成為過去。然而這個世界並未因此更加太平。因為在大的對峙結束之後,緊隨其後的是各種局部衝突:根據德國海德堡國際衝突研究所的統計,2012年全世界一共發生了396起大大小小的衝突--這一數字比2011年還多了11起。根據該機構表示,目前全球正在進行中的戰爭有18場,此外還有25場局部戰爭以及43起高級別暴力衝突。

和平主義者因此有很多工作要做--首當其沖的便是聯合國。目前聯合國藍盔部隊正在全球的14個國家地區執行維和使命,相關的工作人員有將近11.4萬人。目前這些維和使命每年的經費開支總額達到72.3億美元。其中支付會費最多的四個國家就是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

"不要高估了自己"

鑑於世界上有這麼多的衝突,而且為了維和又要花費這麼大代價,西方國家開始尋找新的途徑,以最低的成本達到干預局部武裝衝突的最大效果。目前,德國正在尋求重新定義其在國際衝突危機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德國政界普遍認識到,不管是憑借一己之力,還是在北約、歐盟乃至聯合國的框架之內,對於別國的武裝衝突都很難進行有效干預。"我們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德國國防部長德梅齊埃今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這樣講道,"我們不能自詡擁有影響世界上所有地區局勢發展的能力。一個在我們領導之下的世界格局不會出現。"他冷靜地做出這樣一個結論,德國及其盟友只能為解決衝突盡一分力而已。

物質成本和政治成本

而解決衝突的可能性總是有限的。敘利亞問題就體現了這一點。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站到了反抗阿薩德統治的反對派武裝一邊,原則上也願意支持他們。但是,歐盟各國在如何提供支持方面卻無法取得共識。法國和英國極力呼籲為反對派武裝提供武器,並且宣稱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將採取單獨行動。而這卻是很多其他國家,包括德國,不願意看到的局面。因為它帶來的政治後果令人擔憂:一方面,目前還很難判斷敘利亞反對派的意識形態路線,因為有關極端伊斯蘭主義勢力在反對派陣營中究竟扮演什麼角色,又擁有多大影響力,歐盟目前還不能得到足夠可靠的訊息;另一方面,根據利比亞的經驗教訓,歐盟國家無論如何一定要避免武器落入極端伊斯蘭聖戰組織手裡,否則這些武器有一天就會調轉槍口,對准自己。

Britain's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talks to France's President Francois Hollande (R) during a European Union leaders summit in Brussels December 13, 2012. European governments reached a landmark deal on Thursday that gives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new powers to supervise banks, boosting confidence in the single currency bloc as it enters the fourth year of its debt crisis. REUTERS/Francois Lenoir (BELGIUM - Tags: POLITICS BUSINESS)
英法:緊急情況下單獨行動圖片來源: Reuters

利益衝突

還令人擔心的是,為反對派提供武器支援會不會使戰事更加升溫,導致戰火蔓延到地區鄰國。這也與敘利亞內戰早已被地區和國際勢力插手有關: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土耳其還有美國以及歐盟國家都是支持反對派的;而俄羅斯、中國、伊朗和伊拉克則站在阿薩德一邊。如果不謹慎行事,過分投入的支持態度就會使衝突演變成為一場代理人戰爭。這是所有各方都極為忌憚的。雖然他們的支持行動都在繼續,但卻盡量表現得隱諱而不動聲色。

敘利亞內戰的例子就很好地顯示,國際軍事幹預是多麼的困難。參與的主體太多,又分別懷著不同的乃至相互衝突的利益訴求,是無法統一在一面旗幟之下的。作為國際最高政治機構的聯合國安理會,甚至都不能發表一個針對敘利亞的統一立場聲明。

同樣艱難的,還有國際維和使命。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政治研究院莫陵(Christian Mölling)指出,維和部隊通常有許多不同國家不同主體參與,而他們都背負著自己相應的國家或組織所賦予的不同任務--不管是聯合國、北約,還是巴黎、柏林或者倫敦。要想在這種情況下取得步調一致,又是極為困難的。在參與各方之間出現利益衝突的情況下,妥協讓步是必須的。

妥協談何容易

在敘利亞內戰的問題上,各種利益衝突也在漸漸明朗化。在這片國土上展開的,不僅僅是一場反對派和政府軍爭奪權力的戰爭,同時也是地區未來主導權的爭奪戰。從開戰以來,已經有至少7萬人命喪黃泉。衝突各方卻沒有表現出一絲的妥協意願。國際干預即使有,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

epa03611934 Salim Idriss, the chief of staff of the Free Syrian Army, attends a joint news conference on Syria with Guy Verhofstadt (unseen), Belgian member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EP) and leader of the Group of the Alliance of Liberals and Democrats for Europe, at the EU Parliament in Brussels, Belgium, 06 March 2013. The military leader of Syria's rebels on 06 March stepped up the pressure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arm his men, saying during his first visit to the European Union that his forces cannot overthrow the Syrian regime without the support. EPA/JULIEN WARNAND +++(c) dpa - Bildfunk+++
敘利亞自由軍總司令訪問歐盟議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作者:Knipp/ Abs 編譯:雨涵

責編: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