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UNO Palästina

2011年9月22日

巴勒斯坦人正在爭取提升自己在聯合國的地位,目標是作為獨立的國家得到接納。德國之聲評論員索裡希在評論中認為,提出這一訴求是巴勒斯坦人的正當權利。

https://p.dw.com/p/12eiw

不久前德國傾保守派的《世界報》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認為,人們對承認巴勒斯坦國家的可能性思考得越多,得出的結論就越危險。專欄作者警告道,"每一次暴力行動、每一次哈馬斯針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引起的以色列方面的報復措施,都會被指責為國家間的行為,並在國際上造成無法預測的後果。"

此話說得不錯,就像近日來不少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論點一樣,它是有道理的。不錯,巴勒斯坦人這一步驟的確是單方面的。此外不爭的事實是,巴勒斯坦人今天為之奮爭的目標正是二戰後被他們自己拒絕的方案:即在原屬英國的託管地範圍的基礎上,實現兩國共存。

這些都是事實,但他們並不能成為反對巴勒斯坦人要求建國的理由。正如以色列的生存權不容置疑一樣,也必須向巴勒斯坦人發出明確的訊號:一個巴勒斯坦人自己的國家並不是一個沒有約束性的遠景。國際社會,包括美國和歐盟,甚至連以色列也早就認可了這個目標。但以色列現任政府至今沒有停止在被佔領土上建造猶太人定居點,並拒絕在1967年邊界的基礎上解決領土問題。在這點上,如果國際社會哪怕只是象徵性地加大壓力,都不是一個政治上的錯誤,儘管這樣做會有風險。

以色列日益受到孤立,在阿拉伯世界的革命浪潮中,再次成為這一地區仇恨的對象。這一現實尤其應該讓歐洲人感到擔憂。針對以色列大使館的襲擊或許多阿拉伯國家存在的-不僅僅是在不可救藥的極端主義分子中間的-反猶情緒,這些都是我們不能接受的。同樣不能接受的是,象哈馬斯獲伊斯蘭聖戰這樣的所謂"抵抗運動"組織,他們的行動實際上已經完全變成了針對平民的恐怖。但是巴勒斯坦領導人的建國提案則表明,人們的耐心是有限的,這種不耐煩是有理由的。國際社會,特別是以色列還要等多長時間才會以可以信賴的方式給巴勒斯坦人民一個建立自己國家的前景?

重要的不是誰在安理會使用哪項否決權,也不是巴勒斯坦是否會滿足於暫時獲得一種類似於梵蒂岡的地位。唯一重要的是,在巴勒斯坦問題上要有實質性的進展。無論從以色列還是從國際或地區的角度看,建立巴勒斯坦國都是一個大膽的舉動,就像每一個從矛盾衝突中誕生的國家一樣。或許它真的會像《世界報》專欄作者所描述的那樣,成為一個"安全隱患"。但與之相比,目前籠罩在該地區的失望和不斷蔓延的仇恨和憤怒要危險得多。

唯一一個可以用來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論點來自阿拉伯世界內部:這將轉移國際社會的注意力,尤其是對敘利亞當局殘酷鎮壓本國民眾的行為和革命過後埃及民主進程裹足不前的狀況,人們的關注會相應減少。

 

作者:Rainer Sollich   編譯:葉宣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