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伯爾尼奇跡"依靠的竟然是興奮劑

2010年10月27日

1954年德國國家足球隊在伯爾尼創造的世界盃奇跡竟然依靠的是注射興奮劑。本周研究學者們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公佈的一份有關對"興奮劑在德國的使用情況"的報告中揭露了這一醜聞。

https://p.dw.com/p/Pqal
伯爾尼奇跡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1954年的世界盃對於德國來說,可謂是同戰後經濟發展並存的兩大奇跡。甚至有人說,沒有伯爾尼的奇跡,就沒有今天德國足球的輝煌。1954年在瑞士舉行的世界盃上,小組賽3比8慘敗匈牙利的西德隊竟然在決賽上3比2戰勝連續4年不敗的匈牙利,第一次捧起世界盃冠軍。

然而50多年後,德國研究人員在對戰後興奮劑在德國使用情況的調查中卻發現,1954年在伯爾尼創造奇跡的11名英雄球員中有部分球員注射了脫氧麻黃鹼。脫氧麻黃鹼是一種可以令中樞神經興奮的藥劑。研究學者埃格斯(Erik Eggers)在德國洪堡大學的一項科研工作中調查發現,有證據證明,當年在伯爾尼綠茵場的奮戰的德國球員注射的不是官方所公佈的維他命C,而是脫氧麻黃鹼。

脫氧麻黃鹼這種興奮劑早在1930年到1940年間就已經在體育界得到使用。另外德國研究學者發現,這種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的興奮劑在二戰期間就曾在陸軍和空軍士兵身上使用過。美國也曾在二戰期間讓軍人使用過苯丙胺類興奮劑。

這份對興奮劑在德國的使用情況所做的調查由德國體育聯合會發起並獲得50萬歐元的研究資金支持。目的是對二戰結束以來前西德地區的興奮劑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德國聯邦體育科學學院負責人菲舍爾(Jürgen Fischer)說,通過這項研究應該揭露出歷史上的一些灰區。而研究報告對二戰結束後第一個十年的調查結果可以總結為,當時人們追求的信條就是:"什麼可行,就干什麼"。1951年的時候,科隆體育大學還在學生身上進行過使用興奮劑提高體育成績的實驗。

研究報告目前披露出來的都是前西德地區體育界使用興奮劑的調查結果。進一步的研究結果將於明年公佈。

綜合報導:洪沙

責編: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