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英聯合公報簽署20年之後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19日

1984年12月19日,柴契爾夫人代表英國、趙紫陽代表中國簽署了承認中國在香港主權的中英聯合公報。在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理論的框架下,香港得以至少50年內保持自己的民主市場經濟模式,以確保香港作為重要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https://p.dw.com/p/60m2
董建華(中)在鄧小平100周年冥誕紀念儀式上圖片來源: AP

中英聯合公報保證香港擁有自己的法律,關稅,以及自己的貨幣,北京政府不得干預香港的內政。但是在香港主權回歸中國大陸的7年之後,北京政府卻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成為了事實上香港的主宰。

近來,香港電視台的晚間新聞開播前總是先播放一段中國國歌-這種宣傳方式的目的在於使不順從的香港居民接受北京政府的愛國主義路線。在英國向中國政府交出香港主權的7年之後,香港與中國大陸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自北京政府於今年4月做出反對港人進行普選特別行政區長官的決定之後,港人期盼獲得更多民主的希望破滅了。但香港人權觀察員羅沃啟卻認為,在爭取權利的鬥爭中,港民的政治意識更為覺醒,他說:

「只要中國大陸不實行民主機制,香港就沒有任何希望。儘管中國人大常委會對我們的基本法的詮釋過於片面,但是北京政府必須考慮我們要求更多民主的願望。」

20年前,民主機制並沒有被走上議事日程。1984年12月19日,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與當時的中國總理趙紫陽簽署的香港回歸條約中,只承認香港擁有高度自治。儘管如此,英國在香港的末代總督彭定康依舊試圖使香港的立法會民主化。但彭定康的努力以失敗而告終:隨著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歸,北京政府撤銷了所有彭定康的改革計劃,將昔日船王董建華推上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寶座。

北京政府對香港內政的干預最初不大明顯。兩年前,彭定康在訪問北京時還曾表示:「香港有自己的公民意識,使自己的城市變為一座特殊的城市。自我於1997年6月30日離開那裡之後,我曾三次重返香港。我認為,香港依舊生機勃勃,擁有自己的法律保障,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機制。」

然而事隔不久,董建華便已徹底失去了民眾的信任。他的試圖通過國安法的努力導致大約7萬5千居民走上街頭,舉行抗議示威活動。他們尤其對香港地方傀儡政府頗感失望和不滿。香港立法會議員鄭經翰說:

「自董建華7年前任職以來,已讓所有港民徹底失望。香港人會捫心自問,究竟是誰在選誰。尤其是,我們為什麼不能把他趕出香港。所以港民於舉行7月大遊行。我們想以此向全世界顯示,香港迫切需要更多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