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軍火:進口出口兩不誤

2014年3月17日

中國不僅加強本國的軍事力量,而且也在向他國大量出售武器,尤其在亞洲。中國的武器出口量排名如今已上升至全球第四,僅次於德國。世界是否應該因此擔憂,專家觀點不一。

https://p.dw.com/p/1BQvD
China Militärparade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周一(3月17日)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印度、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全球最大的武器進口國。該研究所專家韋澤曼(Pieter Wezeman)卻並不認為各國正在進行一場軍備競賽。他說:"雖然擴充軍備一定會帶來風險,但這一切尚未失控。" 韋澤曼是全球重型武器交易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重型武器包括軍艦、潛艇、飛機、坦克和導彈系統。與2004年至2008年相比,印度過去五年的武器購買量增加111%。韋澤曼介紹,如果印度增加其軍備預算,巴基斯坦和中國則會紛紛跟進。

中國本年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宣佈軍費開支將增加超過12%。中國主要從俄羅斯進口武器,然而中國不僅進口越來越多的武器,該國軍火工業的出口量也在迅猛增加。

品質越來越好的中國武器

中國武器的競爭力逐漸增強,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緬甸都從中國進口武器。韋澤曼繼續介紹:"以前的中國武器只是價格便宜,但品質欠缺,技術上也較為滯後。"現在大有不同:"中國推動其軍火工業的現代化進程,大多數專家一致認為,如今的中國武器相比從前得到極大的改善。" 韋澤曼在該國軍火工業的興起中看到了一種類似電子產品領域的發展趨勢--現在中國或韓國的電子產品在全球範圍都較為成功。

波昂國際和平與衝突研究所(BICC)的格雷柏(Jan Grebe)則認為,中國軍火工業的擴張趨勢令人擔憂,"因為中國不比歐盟、美國或加拿大,沒有嚴格的監控系統"。格雷柏將中國日益增長的武器出口量視為"中國政府的政治手段",並以中國向緬甸出售武器為例稱:"中國肯定會將武器售給那些從其他國家買不到武器的國家。"

Pieter Wezeman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專家韋澤曼圖片來源: privat

潛在的海上衝突

波昂國際和平與衝突研究所定期評估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等機構的報告,而且每年都會發布全球軍事化指數。"整個亞洲大陸多年來一直都是最大的武器銷售市場",格雷柏強調稱,並隨之列舉了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韓國的軍事現代化措施。

他說,尤其在海上,因為界限不明而存在大量尚未解決的領土爭端。"問題就是, 這一地區內沒有一個合適的能夠解決衝突的機構。"他繼續說:"這當然就助長了各國不斷加強軍備的雄心,同時必然增加了潛在的衝突風險,例如當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發生船隻相撞事件。"

俄羅斯大力發展軍火工業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最新報告另外指出。莫斯科也有意推進其軍火工業的發展。雖然冷戰早已結束,俄羅斯依舊是全球第二大武器出口國,僅次於美國。

Jan Grebe
波昂國際和平與衝突研究所(BICC)的格雷柏圖片來源: BICC

然而,對莫斯科而言,此舉不僅出於經濟考量,也有戰略和政治方面的斟酌。韋澤曼分析:"俄羅斯依舊以友情價將武器出售給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等國,有時甚至白送。"他舉敘利亞為例說明俄羅斯售武具有政治意義:"俄羅斯決定繼續以供應武器的方式支持阿薩德,雖然這從經濟角度而言沒有意義。"

歐洲尋找新市場

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數據,法國的軍火工業已被中國趕超,過去五年的武器出口量相比之前的五年減少30%。德國的重型武器出口量也減少了24%。主要原因是歐洲國家和北約夥伴國在軍備投資上相比從前有所減少。為了彌補在本土市場蒙受的損失,歐洲武器製造商需要在歐洲外尋找新市場。

有錢又有意購買的買主主要是中東國家。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稱,全球五分之一的武器出口都流向中東。但是向這一地區出口武器對歐洲軍火製造商而言並不容易,因為在歐盟和北約之外出售武器有限制:必須徵得歐洲國家政府的批准。

Deutschland Lieferung von Dolphin U-Booten an Israel
歐洲軍火商在歐盟和北約之外出售武器必須徵得歐洲國家政府的批准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格雷柏介紹,多年來,德國政府的武器出口政策都十分嚴格。但是現在看來有所改變。"最新的交易顯示,政府已準備向受到批評的國家供應武器。"他隨後列舉了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這顯示,軍火工業尋找新市場的壓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 Helle Jeppesen 編譯:安靜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