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記者:良知還是喉舌?

2012年11月8日

這是一個分裂的群體。他們中有人是「社會良知」,有人是「黨的喉舌」;有人以輿論監督為己任,有人不遺餘力粉飾繁華;有人誓死保護公眾的知情權,也有人職業道德淪喪。

https://p.dw.com/p/16fJ6
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11月8日是中國記者日。記者享有無冕之王的美譽,然而近年來的"車馬費"、"封口費"、"假新聞",讓這個職業受到越來越多的非議。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有償新聞在中國傳媒市場出現。本著"誰出錢,誰登刊"的原則,有償新聞不僅傷害了讀者、觀眾的利益,也敗壞了媒體自身的信譽。企業向記者行賄並利用媒體為其做宣傳,比比皆是。被曝光的僅是極少數,且大多是因為被捲進了商業騙局。部分腐敗逐漸演變為業內的潛規則:新聞發布會上的紅包是行規;違規是否見光在於是否塞了紅包;影響力不同紅包大小也不同。中國記者空前的腐敗,這早已不是個秘密。

"腐敗從哪個點開始,每個地區、每個人的標尺都不同。"德國記者聯盟波昂地區的主席科冊(Cay Kitzel)表示,一名記者是否會腐敗,雖然取決於他個人的道德標準,但物質基礎對其同樣有巨大的影響,"如果一個人沒錢吃飽飯,他可能會因為一頓豪華的晚宴腐敗。但如果他衣食無憂,一趟豪華郵輪之旅對他算不上誘惑"。

科冊提到,根據德國出版業行業條例(Press code of the German Press Council),任何通過提供好處而影響記者思想、抉擇自由的行為都是違規的。"比如一名記者應邀去參加一場新聞發布會,包括差旅費在內的所有費用的來源都應該清晰透明。"

對於中國記者趕場收紅包的情況,科冊早有耳聞。對此他表示可以理解,但無法贊同,"獨立性是記者職業賴以存在的基礎,作為記者,你除了獨立思想、獨立創作外,一無所有。"科冊表示,不論大環境如何,每個人心中都應當有自己職業道德的金線。

Symbolbild Medien
圖片來源: Fotolia

永遠保持批判性思考

有著四十多年從業經驗的德籍印度記者雅達夫(Ramanarayan Yadav) 表示,政治環境對記者的職業道德是一種挑戰。曾在前東德國家廣播電台工作的他,談到當年因為進行"紅色報導"而遭遇聽眾信任危機。"我並不不認同我在廣播裡講的話,但印度的聽眾不會這樣想,對他們而言,我就是德共的喉舌。"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雅達夫開始在業餘時間為印度的報刊、雜誌進行專欄報導。直到一天,他在一個活動現場被前東德國家廣播電台就地解僱。

雅達夫認為反腐敗的良方,在於永遠保持批判性思考。"即使生活在民主社會,你仍然要保持批判性思考,要不斷提問,發現事件背後的故事。"他強調,記者精神的淪喪,從隱藏事實和片面報導開始。一個自由、高效的體制,有利於記者素質的提高。

2012年的夏天,美劇《新聞編輯室》在新浪影片等網站播出,得到廣泛好評,國內一些知名記者也對它稱讚不已。然而縱觀現狀,劇中所宣揚的"新聞理想"--記者作為客觀的社會輿論傳播者和中立的政治權力監督者--確實仍然是個理想。

作者:萬方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