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網信辦推自媒體新規 言論管控再收緊

2023年7月11日

中國網信辦再次推出「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站平台更加嚴格地審查、限制自媒體的內容和營運。在不斷強化的管控下,自媒體在中國的言論空間越來越小。

https://p.dw.com/p/4Tizh
重壓之下,中國的自媒體還有多大發展空間?
重壓之下,中國的自媒體還有多大發展空間?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F. May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央網信辦周一(7月10日)發布《關於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社媒平台和網站加強"自媒體"管理,提出嚴防假冒、強化資質認證展示、規範訊息來源標注、完善謠言標籤功能、限制違規行為獲利、完善粉絲數量管理措施、規範帳號營運行為等13條措施。

新的要求包括,網站平台應當嚴格執行「一人一號、一企兩號」帳號註册數量規定;自媒體發布訊息時,網站平台應當在訊息發布頁面展示自媒體帳號名稱,不得以匿名用戶等代替。

規定稱自媒體發布訊息不得無中生有,不得斷章取義、歪曲事實,不得以拼湊剪輯、合成偽造等方式,影響訊息真實性。也不得「集納負面訊息、翻炒舊聞舊事、蹭炒社會熱點事件、消費災難事故」。

此外,被平台禁言的違規自媒體,同步暫停其營利權限,時長為禁言期限的2至3倍。「對打造低俗人設、違背公序良俗網紅形象,多帳號聯動蹭炒社會熱點事件進行惡意營銷等的自媒體」,網站平台應當取消或不得賦予其營利權限。

不得「蹭熱點」是中國網信辦對平台和自媒體提出的要求(資料圖)。
不得「蹭熱點」是中國網信辦對平台和自媒體提出的要求(資料圖)。圖片來源: Koki Kataoka/The Yomiuri Shimbun/AP/picture alliance

《通知》發布後,《新京報》發表社論稱,通知所提內容大都並非網信辦首次對外公示。「這些直指七寸的管理措施顯示,監管部門在監管實踐中正越來越專業,這也意味著我國自媒體監管治理度過探索階段,進入常態化監管階段。」評論認為這些措施,「對少數不良自媒體而言是一柄利劍,它盯準痛點和利益鏈條,使違規代價變成難以承受之重。相反,則是有利於多數合規自媒體的可持續性發展」。

只管自媒不問官媒

一些中國的網路用戶看到這是網路言論審查和訊息管控進一步加強的舉動。有微博用戶問道:「只管自媒體不管官媒嗎?」;「媒體造謠多少次了,也沒見被罰過」;「還是先管管人民日報吧」。

在中國遭屏蔽、不受網路審查的推特上,討論更加直接。有用戶寫道:「早早黨媒姓黨了,現在自媒也要姓黨」;「消滅完大V,現在消滅小魚小蝦」;「統一成網路聯播不就成了」。

裝瘋 賣傻 擦邊球 「直播經濟」席捲中國

針對所謂禁止「翻炒舊聞舊事」,一些網民聯想到近年來流行的對比官媒多年以來對某一話題前後矛盾表述的「合訂本」——「以後再也看不了合訂本了?」還有人說:「無所謂了。反正牆大國自媒體的脖子上已經套了無數條枷鎖,已經把自媒體勒死了,不在乎再多一條。」

一些自媒體博主也對網信辦的新規有所反應。為自媒體業者提供訊息的「盧鬆鬆部落格」指出,現在做自媒體競爭太激烈了,太內捲了。……就算你有優質內容也未必能獲得流量」。他認為這次的新規「力度非常大」,自媒體「未來要更精細化、正規化去營運了」。

微信公眾號「十裡村」 則並不認同 「接下來是優質自媒體內容的春天」的說法,而是在建議裡告誡「黨政軍教勿碰:如果你不是做此類垂直的自媒體,我建議你管住嘴巴,埋頭分享你的生活、美食、旅行,堅決不要碰」。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